电影知音借用人民大会堂地毯和故宫真品当道具幕后故事很精彩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84更新:2023-04-27 11:07:55

四十多年前,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历史传奇故事片《知音》曾轰动一时。

至今,这部电影的主题歌还在广为传唱,风尘女子小凤仙的侠女形象已然深入人心。

影片的编剧华而实,是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总理潘复之子(原名潘耀麟),由谢铁骊、陈怀皑、巴鸿三人联袂执导,著名演员王心刚、张瑜、英若诚倾情出演。

在蔡锷将军短暂的一生中,讨袁护国是其最为辉煌的一段。

这部影片以蔡锷将军讨袁护国为主线,描写了受困京城的蔡锷在风尘女子小凤仙掩护下,冲破袁世凯的监控,潜回云南兴师讨袁的传奇故事。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一百多年前的真实历史人物,故事情节则虚实结合,大背景不虚,具体情节则有艺术虚构。

三位导演之一的陈怀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知音》是他同谢铁骊、巴洪联合导演的。为了使影片动之以情,寸寸入画,以求得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艺术统一,三人携手作了多方努力。

陈怀皑说,从选材上看,国家一级编剧华而实提供了七万多字的文学剧本。但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剧本还需要再加工。比如:“剧本中的蔡愕,原来是以历史人物面貌出现的。可电影艺术则要求集中于两个小时内的银幕上反映一个主题,这就不能拘泥于传记性的繁章赘节和面面俱到的松散结构,必须要压缩原剧本。所以,我们只选取了历史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一段生活,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其它三万多字。使剧情直接从蔡愕和小凤仙风尘相遇处拍起,着力描绘英雄相惜、假戏真唱、计脱虎口、起兵伐袁,这几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情节。”

电影于1981年3月到7月拍摄,10月10日在全国上映。北影厂斥资98万,这在八十年代初无疑是一笔巨额数字。

《知音》是一部历史传奇故事片,不是历史纪实。尽管上映后有史学家提出了一些批评议论。但毫不影响观众对它的喜爱。影片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以及唯美的艺术性,都是独有的。

1982年,《知音》分别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奖;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王心刚)。

影片中李谷一演唱的主题歌《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久唱不衰。还曾登上过1983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影片《知音》没有对蔡锷将军讨袁护国这段历史平铺直叙,选择的艺术角度比较巧妙。

编导设计了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叙事线索,侧重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情感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锷与袁世凯的政治斗争,表达了“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

蔡锷将军在1916年英年早逝后,举国对这位“再造共和”的革命家的怀念和敬慕与日俱增,当时的文人,在一些小报上发表了不少有关蔡锷的传闻轶事。关于蔡锷与小凤仙的情感故事也被大肆渲染,虚虚实实,流传甚广。

电影的剧情是:

蔡锷(王心刚饰)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英若诚饰)的倒行逆施与自己的政治主张大相径庭,郁悒于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日益膨胀。他一面撤了蔡锷的云南都督之职,委任他为京城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加昭威将军名号;一方面令人对蔡锷严加防范,又诱之以利,把名妓小凤仙(张瑜饰)介绍给蔡锷,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不再关心政治。

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更加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

袁对蔡锷猜疑不定,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袁家。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初期相处,却相隔如山。

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

袁世凯复辟登基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则被投入监狱。

蔡锷借道日本返回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

此时,小凤仙静坐船头抚瑶琴,思念知音,此时,一根琴弦突然崩断,小凤仙的珠泪顿时涌出···。

谢铁骊与陈怀皑两位名导第一次合作,是在电影《海霞》中。随后两人还联合执导过革命电影《大河奔流》,拍摄《知音》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

拍摄前,剧组人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知音》毕竟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据改编的影片,因此必须把当时的历史背景研究透彻才行。

剧组搜集了众多相关历史资料,拜访了几十位史学家及有关历史知情人,多次到故宫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寻找当年事件发生时的印记,还特意去了老北京八大胡同的陕西巷、胭脂巷、百顺胡同等旧址回望历史时空。

民国初年的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曾是名流云集的京城时尚热点,当时京城四大商铺之一的青云阁,就在此街,是吃喝玩乐游购娱齐全的地方。

蔡锷将军与小凤仙,便是在青云阁的普珍园相遇相知,二人时常在此约会。

据说,普珍园里一道名为“辣子凤节”的菜肴,是小凤仙的最爱。蔡锷将军病逝后,小凤仙多次到青云阁寻觅与将军在一起的美好回忆。

电影《知音》的主要拍摄地虽在河北承德,但也在青云阁原址选取了不少镜头。

影片帷幕拉开,便是蔡锷、小凤仙两位主角在茶坊中、一曲高山流水的琴曲中相见的画面。

貌美不俗的小凤仙,以一身男装出现,先弹的曲子是心浮气躁的《潇湘水云》,而蔡锷将军抚琴应对弹奏的是《流水》。

影片以古琴为媒,让蔡锷与小凤仙在真正的故事开始前就相识了。

尽管彼此当时还不知道对方的底细。

两人第二次见面时,是虚与委蛇的打探对方心思的场面。

影片为蔡将军和小凤仙安排的这段琴社相遇的前缘,巧妙避开了八大胡同的青楼艳俗,展示了小凤仙“出污泥而不染”的心灵高洁。

按照剧情要求,小凤仙所在的“云吉班”,是一宅精巧的庭院,彩柱画梁、古香古色。楼上的正房,夜色里烛影摇曳,小凤仙的居室更是香阁软帐。

为了重现历史,给观众以景物真实感,剧组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清雅的独院“沧浪屿”挂起了“知音雅集””匾额,再用竹帘、吊兰等点缀轩廊,使蔡锷与小凤仙初次相遇的民国初年带有晚清色彩的“知音琴社”逼真再现银幕。

承德避暑山庄的“烟熏山馆”,曾是康熙皇帝驻跸过的行宫大院。

《知音》剧组把其改为影片中袁世凯作为新居送给蔡锷的“七贝子府”。

道具人员赶制了袁世凯题写的“金屋藏娇”喜庆横匾挂于大堂正中,宫灯、鼓乐、喜帐、珠宝玉器和各式礼品,把贺庆场面推到了极致。出现在画面中的蔡锷和小凤仙----英雄美女,完全与场景相融。

影片中必须出现的“会贤堂”,是清末民初国家政要讨论“军国大事”和宴会的场所,原址在北京什刹海北岸,当时建筑已经破旧不堪,难以入镜。

剧组发现承德避暑山庄内的“烟雨楼”外景酷似“会贤堂”,在经过艺术装饰后,片中小凤仙乘轿赶来赴宴及蔡锷将军乘车离去的情景,都在此完成拍摄。

(剧组工作照)

剧情中的老“天津火车站”,也是在承德火车站实景拍的。

剧组不辞辛苦,把在千里之外寻觅到的一个老式火车头和几节旧车箱至承德,就地装扮改造一新,再把“天津站”的牌子一挂,民国时期的天津火车站重现在了承德。

而片中另一火车站----云南“蒙自站”,则是在河北易县火车站搭景拍摄的。

出现在影片中的一些实景画面,有不少是在北京城内拍摄。

诸如影片中“春耦斋”里的戏份,外景是在中南海内“纯一斋”拍摄,内景是摄影棚再造的;袁世凯生活起居的地方,是借用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居住过的“漱芳斋”拍摄的。

按照剧情设计,片中袁世凯的豪华大厅中央有一条长达60米的红地毯。

到哪里去找这巨幅地毯,给剧务人员难了够呛。

八十年代初期,一般地方还找不到如此规模的红地毯,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三位导演为此各显神通,竟然把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借了出来,解了燃眉之急。

剧中袁世凯居室内的那一对特大号玻璃鱼缸,也是剧组花现钱特制的。

值得关注的是小凤仙内房里的一些器物摆设,很多都是原件。如烟袋、茶碗、餐具、闹钟等,都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真品。

影片中,蔡锷将军检阅部队的大场面拍摄,也惊动了许多部门。

历史上,蔡锷这次检阅护国军的规模是六千人。剧组拍摄时只有一千套道具军服,根本不够用。

三位导演还觉得一千人的队伍,难以以撑起六千人的历史场面。于是,只好向协助拍摄的解放军部队和总后勤部求援,最终使难题迎刃而解。

护国军大批人马浩浩荡荡胜利进入成都的场面,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德汇门一带布景拍摄的。

从五十年代登上银幕起,王心刚被观众公认为银幕帅哥,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偶像。而且,王心刚一直在影片中以军人的形象出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1981年3月,他刚刚拍完影片《伤逝》,就投入到《知音》的拍摄之中。

为了演好蔡锷这位著名爱国将领,王心刚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蔡锷的资料传记,从内心走近这个历史人物,力求形神兼备完成角色的塑造。

王心刚当时已经49岁,而他扮演的蔡锷是34岁。

为了在外形上接近角色,化妆师给本来就英俊的王心刚的脸部皮肤又做了拉紧,头发理成毛寸。

本来身材挺拔的王心刚,自己仍坚持锻炼健身。他不仅每天早上跑步两三千米,在北京拍戏时,还每天往返十五公里,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剧组。拍完夜戏,大家都吃夜宵,他则节食减肥。

在表演中,王心刚没有刻意去装年轻人的举止,完全按照人物规定情景表演。让观众看到了形神具备,风流倜傥,侠骨柔肠的护国名将蔡锷。

影片中的蔡锷,一身戎装,骑在白马上检阅护国军的形象,器宇轩昂,英俊潇洒。与扮演小凤仙的青年演员张瑜搭档,王心刚几乎没有违和感。

凭借成功饰演蔡锷将军,王心刚获得了1982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据说,在真实的历史中,小凤仙帮助蔡锷逃脱袁世凯控制的侠义之举,多为虚构,并非全部史实。

蔡锷生活中的真正挚爱,是他妻子潘蕙英。

潘蕙英容貌秀美,出生于书香门第,受过传统儒家和西式教育。蔡锷逝世后,潘蕙英将丈夫的一缕头发藏在自己的发髻中,以示永不相忘。

由于蔡锷一生清廉,没有留下任何遗产,21岁的潘蕙英从此靠教书维持生计,一直为真爱守节,孤老终生。

时光如水,沧海桑田,如今,扮演蔡锷的王心刚已经91岁了。当过八一厂副厂长的他息影宅家,低调行事,依然精神矍铄。

2006年,王心刚收到八一厂的邀请,在《我的长征》中客串了老年王瑞,这也是他时隔20年重回大银幕。目前,他是六十年代22大电影明星中位数不多的健在者。

影片中,著名演员张瑜饰演的女主角小凤仙,是她在银幕上塑造的第10个艺术形象。

张瑜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内连获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四冠的演员。

在拍摄影片《知音》之前,她在影片《啊,摇篮》《庐山恋》《巴山夜雨》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角色,给广大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

出演小凤仙这样一个历史传奇人物,无疑是张瑜演艺生涯的一大突破。

影片上映后,观众对她饰演的这个角色普遍都很喜欢,但也受到专业人士的一些质疑。有人觉得张瑜没有演出小凤仙风尘女子的风采,不像是一代名妓,更像《庐山恋》里的摩登女青年。

但客观来看,饰演小凤仙这一经历特殊历史人物,至今也没有哪个演员交出了完美的表演答卷。张瑜的表演得到绝大多数观众认可,已经很不容易了。

1981年,张瑜接到拍摄电影《知音》邀请时,由她主演的影片《小街》接近杀青。她马不停蹄赶到《知音》剧组报到。

定妆后的张瑜,身姿和眉眼秀雅俊俏,在剧里的形象足够完美。

除了影片人物服饰好看,青春张瑜的颜值确实极高,她能撑得起造型师给她调换的任何服饰,并将洋装和晚清高领造型衣裳穿得贵气雅致。

电影一开始,她曾一身男装打扮出镜,长袍马褂,戴着小墨镜,洒脱中掺杂着俏皮。

得知在片中扮演男一号蔡锷的是大明星王心刚,张瑜心里很兴奋。因为王心刚一直是她心中的偶像。

张瑜第一次扮上角色妆后,王心刚走进了化妆室,第一次看到张瑜。他亲切地说:“你好,张瑜!”

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张瑜反而不紧张了,她大方回答:“王心刚老师,您好!”

王心刚见张瑜一点也不怯场,不由夸奖说“这小姑娘,行!”

这句温馨的夸奖,给了张瑜很大信心。多年后,张瑜还回忆说:“王心刚老师的胸怀好温暖啊···”

张瑜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对小凤仙的身世认真进行了了解,力求贴近小凤仙的一言一行。

她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苦读相关书籍,学习古琴,狠心剃掉了自己一段秀发。从宿舍到食堂再到摄影棚,每天戏里戏外总是把戏服穿在身上,一举一动找感觉。

通过艰辛努力,张瑜成功将17岁的小凤仙再现银幕。让人看到,她虽然出身风尘,但生就一副侠肝义胆,心灵毫无堕落。有着“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的胸襟。

正是张瑜的率性活泼,诠释出了不一样味道的小凤仙。

影片中,张瑜和王心刚配合得十分默契。

初次见面,当小凤仙深情弹奏《潇湘水云》曲时,蔡锷内行地说了几句含讥带讪的话。小凤仙随即高傲回敬他“是个二十岁的英雄,三十岁的庸人。”

但当她知道操琴者竟然是风云人物蔡锷将军时,不由楞楞地打量起这位风云人物。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送出了既惊愕又倾慕神情。

小凤仙属于烟花妓女,必然会有脂粉媚气袭人。但因她出身低微,心地善良,又不是那种靠淫荡谄媚取宠的女人。她深沉、端庄、娴静。

张瑜对人物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表演的既有媚气,又不过于轻浮低俗,达到了剧本设计的表演效果,演出了清末民初的市井味道。

影片上映后,观众深深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心有灵犀、带有一定悲剧色彩的情感所打动。

尤其是当为护国讨袁而奋不顾身的蔡锷将军病逝东洋,小凤仙含泪下抚琴,哀怨唱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知音》时,观众的泪水已经禁止不住。

电影拍摄之初那段时间,由于《小街》的一些镜头需要补拍,张瑜不得不北京、上海两边跑,在上海补拍完毕,又飞到北影厂继续参加《知音》拍摄。陈怀皑导演对她的敬业精神很欣赏,曾几次夸奖她:“张瑜吃苦了!”

此后张瑜的经历许多影迷都知道,出国深造,婚姻变故···,但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影视剧内外,对事业情有独钟。

2010年,时隔30年后,她担任导演拍摄了《庐山恋》续集《庐山恋2010》,并在片中饰演商界女强人周筠。

2012年,张瑜执导的爱情电影《云之锦》上映;2022年,她参演电视剧《林深见鹿》播出。

在《知音》中扮演袁世凯的英若诚。当时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话剧演员,曾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雷雨》等话剧中都有出色表演。

在参加电影《知音》拍摄后,他还参演了影片《茶馆》,与林默予、赵尔康、邵冲飞等实力派演员默契合作,为影片增色不少。

回首四十多年前的电影《知音》,当时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应时之作,可以看出,编导的出发点要把小凤仙塑造成一代护国名将的红粉知己,两人必然像高山流水一样成为千古知音。

为此,小凤仙的形象是被有意拔高了的。片中可以看到小凤仙挑破指血,滴到画布上,将年青画家所画的黑太阳染红,使日月无光的世界变成重见天日的世界,表明愿意用自己的热血唤醒民众。

观看这部电影还是有那个时代的神圣感的。

蔡锷将军英雄短命,令人唏嘘;小凤仙侠肝义胆,让人敬佩。

高山流水觅知音,入心入耳。蔡锷将军不朽,小凤仙的名字常在。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