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有心也做中大人的句子「当代散文有心也做中大人」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139更新:2023-04-27 11:29:16

文/李恒昌

走近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最先扑面而来的是校门口的大型牌坊,及其上面的“国立中山大学”六个大字匾牌。牌坊共五个门,中间一个最大,两边各有两个侧门,均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匾牌由该校校长邹鲁先生题写,为红色正楷大字。无论是牌坊还是匾牌,都给人以典雅、端庄和大方之感,体现着一种属于我们这个民族所独有的正大气象。从这个角度讲,所谓“中大”,其实也蕴藏着“正大”的某种品质和内涵。当地人对我说,中大人对这一牌坊式校门和校名匾牌极为看重,将其视为学校的“金字招牌”,在其先后开办的三个校区和五个校园,都设立了“同版”校门。其实,与之相比,中大人理论上更应该看重,实际上也真正看重的恐怕是中山先生亲自确立的中大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一“十字”校训,与所谓“金字招牌”相比,在校园里和课堂上里更为常见,不仅口口相传,也更为深入人心。

中大独特的育人目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三句话,最值得称赞的当属“领袖气质”。恐怕全中国所有高校,只有中大才有如此气魄和胆量,敢于旗帜鲜明地提出如此霸气的口号。仔细想想,也算合情合理。因为这是一所由领袖创办的学校,所以才有着培养具有领袖气质人才的目标。却原来,中大人是按照其创始人的形象,是按照中山先生的形象,预设了其学子未来的目标模型。

来中山大学,必须到中山先生塑像前看一看,以感受阳光和先生的教诲。塑像坐落在校园中轴线几近中心的位置,系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于1932年赠予先生的,1933年置于中山大学旧址,1954年曾置于广州市中山纪念堂,1956年11月重置于现在的位置。传统的伟人塑像,一般都比较高大和威严,但是,这座中山先生塑像,却并不高大,也并不威严。只见中山先生内着衬衣,扎一条领带,中套夹克背心,着一件长外套,右手朝前抬起,遥望远方,像一个大型乐队的指挥,是那样优雅、绅士和亲切,完全看不出居高临下的样子。其实,与那些“高大”形象相比,这一平实形象,岂不更符合中山先生的性格和风格?岂不更能彰显一代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行走在中大校园里,让人感受最深的是那些造型各异的建筑,以及形态各异的树木。整个校园,古朴典雅,古色古香,绿树成荫,根深叶茂,不仅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更为浓厚。据介绍,中大是全国唯一一所全校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高校,还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丽校园”。这里最美丽的和需要要保护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有历史和人文之美。

一座桃红色的楼房,却有时光一半老。在这里,有一些建筑足有上百年历史。有一座楼名叫“荣光堂”,楼为砖红色,在其东北方,生长着两棵酷似凤凰木的大树。正是花开时节,灿若云霞的花儿与红色楼体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趣。荣光堂里,承载着特殊的荣光。它是为纪念岭南大学第一任校长仲荣光先生而命名。仲荣光先生主管岭南大学期间,曾创办岭南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和孙逸仙医学院,可谓功德无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今,近百年时光已经过去,不知道多少中大人,像仲荣光校长一样,像这火红的凤凰树一样,一直捍卫着这所名校的骄傲和荣光。我知道,这样的中大人——参与过该校建设、教学与科研的人,可以排成一个长长的队伍。这个队伍里,甚至有一代大师鲁迅、郭沫若的身影,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周谷城、俞平伯等大家也忝列其间。

黑石屋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建筑。一座二层小楼,中西合璧,古朴而不失典雅。虽然名为“黑石”,却并非由黑石建成。它是由美国人伊莎贝·布勒斯顿(黑石)夫人出资,专门为仲荣光先生所建的寓所。这里还流传着关于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先生的经典和传奇故事。1922年6月18日,陈炯明发动叛乱期间,宋庆龄为安全起见,秘密化妆来到这里,在黑石屋躲避陈炯明等人的追捕。1923年,中山先生携夫人宋庆龄,到岭南大学考察,并在怀士堂发表著名的演讲,号召岭大学子“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随后到黑石屋茶叙,抨击英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炮舰政策。当初,中山先生为了实现救国宏愿,亲自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大学,文的是国立广东大学,武的是黄埔军校。中山先生去世后,根据廖仲恺先生的提议,广东大学更名中山大学;建国之后,中大与岭南大学合并形成了新中大。岭大为什么会与中大合并呢?是不是与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先生与它们的缘分和渊源有一定关系呢?或许有一些这方面的因素。

有一处精神的领地,在校园深处,那就是陈寅恪先生故居,又名麻金屋一号。这里看起来很是平常,却因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寅恪曾在此居住,并在这里写就了《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便成为一个人文精神之地。当年,陈寅恪先生曾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现如今的中大人是否也应该学着陈寅恪的形象,争做“教授中的教授”,抑或争创“大学中的大学”呢?论说,中大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担当和气魄。

这里的建筑,多以人的名字来命名。除了“荣光堂”之外,近现代的有嘉庚堂、怀士堂、哲生堂、格兰堂、伍沾德堂、陆佑堂、冼为坚堂、锡昌堂等,当代的也有张弼世堂、曾宪梓堂、马文辉堂、梁銶琚堂等等,还有霍英东体育馆、伍舜德图书馆等等。它们建成于不同的年代,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据称多数都是由这些名人出资而建成,有些还由外国人士捐建。其大爱之心和人文精神,可见一斑。由此,不妨将它们称之为善心堂,或曰慈善堂。

校园里的树木也是千姿百态的。一棵棵高大的棕榈树,像北方的文柏,高高的树干和树头像如椽的巨笔,直插天空,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天空那些洁白的云朵,是不是也是由她们绘出来的?那些古榕树,一棵棵苍茫虬劲,生机盎然。有的根须长在空中,迎风飘荡,就像一个个长满胡子的中大老教授,慈祥而又安然地生活在永远不愿离开的校园里。

在仙逸路上,发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两棵榕树共有一个树头。走进一看才发现自己看错了。因为它们只是一棵树。原来,这棵树的一根粗壮的树枝,将枝头垂下来,深深地扎在了地下,以致枝头变成了树根,好像也成了一棵大树。由此联想到中大有一个办学口号叫:“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棵树,是不是感觉根扎得还不够深,所以也学着那些中大学人的样子,将自己原本向上的枝干,也化身为根,深扎到地下呢?也由此联想到文艺界正在开展的“深扎”活动,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是否有必要学习一下这棵树的“深扎”精神呢?

这里还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发配之地。因谢灵运曾自称康乐翁,后人称此地为康乐园。这里保留着百年前的建筑,红墙绿瓦,古木参天,绿茵覆地,世人称之为“康乐红楼”。因为其环境优雅,这里还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并称中国大学的三大最美景观。

行走在中大校园,令人流连忘返。除了所介绍过的景点,这里还有明代进士牌坊、哲生堂、爪哇堂、竹根标本园、模范村等诸多景点。这些美景是一时半会儿看不完的,需要慢慢欣赏,仔细品读。

短暂的时光,短暂的驻足,最大的感受是羡慕,羡慕中大人生活于斯、学习于斯的幸福。元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曾说:“有心长做济南人”。济南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是深深地爱着她的。可是,在来过中大之后,请原谅我对济南的游移和不忠。因为,在这里,我居然产生了“有心也做中大人”的想法。只是自己没有资格,也缺乏最基本的条件。

中大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性做法,那就是每当新生开学,抑或有培训班在此举办开班典礼时,都有一个戴校徽和奏唱校歌的仪式。每个同学都为身边的同学佩戴好校徽,并充满深情地说一声:“同学,您好!”。然后,大家齐唱由原校长邹鲁先生作词、陈洪先生作曲的中大校歌。

“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

吾校矗立 蔚为国光

中山手创 遗泽余芳

博学审问 慎思不罔

明辨笃行 为国栋梁

——”

歌声从每个同学的心房传出,飘荡在珠江两岸,飘向四面八方。那一刻,心中有一股热流慢慢往外流淌,好像真的变成了一名中大学子一样。

【作者简介】李恒昌,1963年11月生,山东肥城人。铁道战备舟桥处党委书记。济南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签约作家。1980年开始创作,创作文学作品500万字,先后出版文学作品九部。曾获第八届中国铁路文学奖、第八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近年创作完成并陆续出版“当代著名作家创作评传系列”之《大地上的血粮:莫言创作评传》《大地上的宝藏:王蒙创作评传》《大地上的星光:铁凝创作评传》《大地上的长恋:张炜创作评传》《大地上的歌吟:赵德发创作评传》《大地上的心谜:残雪创作评传》《大地上的泪光:桑恒昌创作评传》,主持创作大型组诗《泉城九歌:济南之诗》《大地飞歌:中国高铁之诗》和报告文学《1976:铁血舟桥》等。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电话:13210570289 (入会) 18765312921 (投稿)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