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调 电影「从黄梅调到风月片再到宫闱片他是真正的电影大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3更新:2023-04-28 02:44:39

李翰祥——无疑是上个世纪华语影坛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尽管其去世已经快二十七年了,但他对华语电影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势必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黑山白水的大东北的一个名叫锦西县(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小苏家屯,李瀚祥出生了。四岁时因父亲任公职全家移居热河承德,九一八事变的翌年(1932年)六月,日寇进犯承德,兵凶战危之际,李翰祥随全家移居北平。

虽身逢乱世,乃因其父肩负公职,遂衣食无忧,且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为他日后成为的电影导演打下了深厚的学识基础。

民国三十五年,二十岁的李翰祥考入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在这里结识了徐悲鸿与吴作人等画坛巨匠,在他们的倾心教育之下,李翰祥获益良多。由于专业能力出色,人缘又好,李翰祥被大家推举为综艺剧团团长。同年圣诞节晚上,发生了美国军人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此事件影响甚剧,一时间举国上下抗议纷纷,各地高校学生无不自发组织抗暴活动。在此风潮之下一向活跃且仗义的李翰祥被艺专学生们相邀朗读文告,并推举为该校学生会临时主席,参加在北大红楼文学院举行的全体学生代表大会,决议了反美大游行。

由于李翰祥深度参与了此事件,并使该事件获得了相应的反馈。李翰祥在艺专学生们的心目中的形象立马高大了起来,一时间李成了该校的风云人物。平津战役前夕,李翰祥又被学生们推到了风口浪尖,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由于彼时的北平尚未易手,仍处于国民党的管辖,李翰祥的此种行为,自然会给他本人带来不小的麻烦,果不其然,几天后校方就以伪造高中毕业证投考为由将其开除了事。

这是李翰祥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

被艺专开除之后,李翰祥于1947年9月离开北平奔赴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学习戏剧与电影。11月赴港发展,从此踏上了自己的电影探索之旅。

在未成为导演之前,李翰祥曾以替人素描画像、临时演员、美工布景及副导演艰难为生,可谓艰辛备尝。

1955年,在赴港后的第八年,李翰祥终于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雪里红››。该作一经上市,便反响热烈。从此片约纷至沓来。而真正确定其大导演地位的则是两年后的《貂蝉›》。

‹‹貂蝉››的成功不单在于打破了当时香港的国语片票房记录,更是捧红了赵雷与林黛,自己也囊括了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更重要的是扭转了当时邵氏公司以拍摄时装文艺片为主的传统,而开创了香港影坛长达20年之久的黄梅调电影风潮。

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李瀚祥贾其余勇拍摄了多部黄梅调电影,其中尤以‹‹江山美人››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为出彩。前者超越‹‹貂蝉››所保持的香港国语片票房记录,更在台湾也摘取了票房桂冠。并获得了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金锣奖。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更上层楼。票房与奖项双双丰收。该片单在台湾地区就鲸吞了800多万新台币。

从55年到63年也正好八年,两个八年的时间,李瀚祥从一位电影新丁而一跃成为影坛巨擘。这背后有着自己的过人才气与辛勤耕耘,同时亦是邵氏公司的默契配合与保驾护航所促成的一种结果。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似乎是人类很难避免的一种自然规律。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李瀚祥与邵氏公司竟然出乎众人之料而分道扬镳了。

1963年8月25日,李瀚祥宣布脱离邵氏公司,11与月奔赴台湾成立“国联影业公司”。

在国联李翰祥先后创作了、、《西施》、《扬子江风云》与《缇萦》等佳片。

与在邵氏相比,李翰祥在台湾的日子并不好过。尽管也创作了一系列票房与口碑皆优的作品。但彼时台湾的电影制度与工业模式尚在摸索阶段,与邵氏相差甚远。李翰祥有才不能尽展。还因为理财乏术,欠了一屁股债。虽然如此,李翰祥对台湾电影工业的发展却起到了推手一般的作用,并培养了宋存涛、秦汉、甄珍、郭南宏等一大批重要的电影人才。

1971年阔别香港8年的李翰祥再次回到了这块熟悉的土地。翌年,与邵逸夫达成和解,重新回归邵氏。

此时的李翰祥已人至中年,经过一路的风吹雨打,深知金钱的重要性。所以一回邵氏便拍摄了以票房为中心的《大军阀》,该片一经上映,反响热烈,票房突破340万,成为香港地区的年度亚军。

因为女星狄娜在该片中全裸出镜,引发了全民热议。李翰祥便乘势拍摄了《风月奇谈》《北地胭脂》《金瓶双艳》等风月电影,把风月片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李翰祥也当之无愧的成了最知名的风月片导演。

李翰祥拍这些风月电影的目的极其简单,就是捞票房—挣钱。市场也恰如所料,每一部都给制作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挣到钱之后的李翰祥没有一如既往的鼓捣着风月片,而是以此为资本向邵氏要了巨额投资拍摄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倾国倾城》与《瀛台泣血》。

这两部电影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制作完成。由卢燕、狄龙、姜大卫、汪禹等共同主演。制作规模为邵氏之最。好在市场反响良好,大获成功。为李翰祥迎来事业上的另一高峰。也为日后回大陆拍摄清廷宫闱片创造了良好条件。

李翰祥是1982年回到内地正式创作电影的。此次归来与上次离去已逾30年了。昔日的少年郎早已过天命之年,因此他格外的珍惜自己的时光。把所有的热情都挥洒在了电影创作之中。

一回大陆他便瞄准了清末宫廷这个创作领域。计划拍摄《慈禧传》,类分为5个部分。即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和八国联军。首先执导了《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这两部宫闱片。影片由梁家辉、刘晓庆、周洁等共同主演。采取大量实景拍摄,耗资巨大。在内地数十个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下。影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公映后在香港取得了超过2700万港币的票房。在日本更是达到了13亿日元。

尽管这两部片子异常成功,《慈禧传》的后3部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拍摄成功,殊为遗憾。好在1986年和1988年他又有机会在内地拍摄了同样以清廷为创作背景的《八旗子弟》和《一代妖后》。并与演员刘晓庆结下了深厚情谊。

1996年,应刘晓庆之邀担任古装剧《火烧阿房宫》的导演,同年12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0岁。

李翰祥的70年是绝对丰富多彩的,他对中国电影的探索与追求乃至贡献,也是巨大的且不容抹灭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