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汉武故事「汉军打败匈奴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班固却因封燕然山铭而死」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11更新:2023-04-28 11:48:13

破北匈奴之战,史学家班固全程参与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这是班固破北匈奴的汉朝大军所作《封燕然山铭》。我要说的是,在投靠窦宪之前,班固虽说受到皇帝和朝廷一部分人的赏识,但依然和太多太多的有才华的中国文人一样,混得不怎么行,还险些因为私修国史(《汉书》)被处死,到头来不过做了个兰台令史、校书郎、玄武司马之类的芝麻官。

班固的弟弟班超就不愿意跟着班超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挣几个“润笔”来过日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在军营建功立业,投笔从戎。而当班固卷入“私修国史案”,弟弟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洛阳上疏为他申冤,在危难时救了他。

也许是受了弟弟的影响,志向坚定但总得不到升迁的班固,也想通过边境立功,获取功名,以便施展才能。

这一天,他等到了。

窦宪北攻匈奴的那一年,因母亲去世辞官在家守孝的班固决定投附窦宪,随大军出击匈奴。随后,他被窦宪任为中护军,参与军中的事务。

是年,班固58岁。

中护军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高级军事长官,与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一起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武将。但是,班固的这个中护军不过是窦宪给他任命的,并不在朝廷官员的序列。

不管怎么说,班固依然把他的足迹留存在了北国的大地上,在鸡鹿塞、在杭爱山留下了他的身影。除了上面说到的《封燕然山铭》,加入窦宪幕府的班固还为窦宪撰写了《窦将军北征颂》,对窦宪北征匈奴大加歌颂。然而,正是这些,让班固因为窦宪密谋叛乱受到株连,被关进了大牢,并在那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汉和帝得知班固死后,认为班固有些冤枉,下诏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但这一切已经显得不重要了。

这一年是公元92年,班固61岁。

现在,让我们腾出时间来看一看后世对窦宪的评价。

范晔《后汉书》: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后世莫称者,章末衅以降其实也是以下流,君子所甚恶焉。夫二三子是之不过房幄之间,非复搜扬仄陋,选举而登也。当青病奴仆之时,窦将军念咎之日,乃庸力之不暇,思鸣之无晨,何意裂膏腴,享崇号乎?东方朔称“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信矣。以此言之,士有怀琬琰以就煨尘者,亦何可支哉!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卫青、霍去病依靠汉朝强大之时的汉军之众,连年跟匈奴作战,国力为此消耗大半,但依然没能完全击败狡猾的匈奴,世间依然传颂他们为优秀的将领,难道没有一点沽名钓誉以求获得好的结果吗?而窦宪率领汉军消耗很少、却夹杂着很多胡族组成的军队,一举就能扫空匈奴王庭,一直追到到稽落山边,贝加尔湖畔,于燕然山刻石以记功,并获得匈奴所献“仲山甫鼎”( 在漠北,南单于送给窦宪一只古鼎,能容五斗,上面有“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的铭文,窦宪把它献给了朝廷),其收获足以去供奉太庙告慰先王。列出窦宪的功劳来衡量高低,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前代的卫青和霍去病,然而后世却不愿意称赞其功劳,反而夸张其细枝末节的过错以降低其功绩。这是因为上流的君子最厌恶窦宪,认为其人品属于下流一类。而卫青、霍去病、窦宪之流都是下贱出身,不过以裙带关系上位,还不是那种历经千辛万苦的努力,从很偏僻的底层多年奋斗选拔出头的人。但其实当卫青做奴仆的时候,窦宪犯错误之时,也是无力改变现状,如同公鸡想打鸣却等不到早上的时辰,又哪里敢奢望裂土封侯呢?东方朔说有些人“如果被用就如同老虎那么强悍,不被用就只是一只老鼠而已无足轻重”,确实是说对了。由此看来,世上有人胸怀美玉却被迫呆在尘土中取暖,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这评价是相当的高,用我们今天的话非常低级地来一个点评就是:高水平的人“二”一点是没有关系的。

有关系的是,窦宪在名震大漠南北的同时,奠定了中国北疆新格局。这既是中国边疆统一和中华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渴望和平的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但谁会在事先想到,这个人、这次战役会影响到中国历史?

两次从鸡鹿塞出兵的窦宪,根本没有想到他北击匈奴的战役,会影响到世界历史的格局。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仿佛还能听得到在这次战役之后,一直向西的路上,那个丝绸之路终点站上的罗马帝国发出的苦闷而又无奈的叹息。鸡鹿塞,就像一个敏感的原点,于不言不语中将世界弹唱。

英国十八世纪史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在晚年的回忆录里,因为自己出身门第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门第荣耀、家资富有的家庭。”但让后世更加感兴趣的却是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正如吉林出版集团推出的这部著作全译本时所说的那样,根据现代的科学研究考证方法,吉本的作品也有许多没有非常确切依据的地方,但对当时的历史学来说,爱德华吉本的这部著作是一个飞跃。经过两个世纪,虽然存在没有确切依据的地方,但几乎无法找出真正证实是错误的地方。现代的考古发现有许多是当时不知道的,可以补充这部作品,但还没有一个发现能指出这部作品有错误的地方。有的地方吉本由于没有材料是假想的,但现代的发现恰恰证明当时吉本的假想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罗马帝国衰亡史》,西方史学界将光华黯淡,而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藏书中没有一套完整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书柜又怎能向他人展示和夸耀?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最早进入中国学界视野的西方经典著作之一,是爱德华吉本于游历罗马城废墟时发思古幽情,遂穷毕生之力,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上起罗马帝国早期两安东尼朝的黄金时期,下迄东罗马帝国毁于异族之手,举凡此1000多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精彩生动,充满洞见,堪称如椽巨笔。

爱德华吉本将罗马城作为全书的基本点,条条线索从这里引向四面八方。包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何兴起,以及罗马帝国周边国家对罗马的影响,有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简短历史,甚至写到了长城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北匈奴的西迁,忽必烈的舰队对日本不成功的入侵。

罗马人将帝国以外的民族统称为蛮族。爱德华吉本一再声称,罗马帝国灭亡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即是:蛮族的胜利。

爱德华吉本认为,这些居住在罗马帝国周围的民族(蛮族)往往构成帝国的边患。书中最初出现的蛮族是日耳曼人,有专章叙述他们的原始生活,并指出到2世纪后期他们已拥有以铁为锋刃的武器,发动过一次各族联合对帝国的进攻,终为罗马兵团所击溃。到3世纪时,情况有了变化。帝国面貌依旧,但雄风已消,军纪松弛,边防削弱;而蛮族人口增殖迅速,有战士百万,并从罗马学到作战艺术,因之构成对帝国边境的威胁。

爱德华吉本说,此时,法兰克人、阿勒曼人、哥特人是罗马帝国最危险的敌人。虽说奥勒良在位时整饬纪律,军威复振,威服各族,安定边境,但已是强弩之末。爱德华吉本还评论了帝国在边境安置蛮族的政策。普洛布斯曾招募蛮族一万六千人当兵,分成小队驻守边疆,并收容蛮族战俘和逃亡者在边境设置新移殖区,拨给土地、牲畜、农具,指望能够从中获得兵源以充实边防。然而事与愿违,蛮族人员不习惯务农,不愿受约束,往往流窜,成为暴乱之源。而当民族大迁徙的波涛涌起时,内外呼应,西罗马帝国遂被淹没。东罗马帝国的边患主要来自东方,阿拉伯人的扩张吞食了其东部领土,土耳其人的崛起摧毁了这个古老帝国(参见吉林出版集团《罗马帝国衰亡史》)。

按照《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说法,当时,被窦宪打败的那些匈奴人,“从获胜的敌人面前逃跑”,并采取了“转而向西方进军”的战略。他们先是长途奔袭到欧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带,接着又同这里的原住民哥特人等一起继续向西侵袭,直到兵临罗马城下,最终导致了这个古老帝国“在众多‘蛮族’的强大军事压力下”一朝覆亡。

就这样,窦宪对北匈奴的作战,间接地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本文选自路生《到巴彦淖尔来看中国》一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