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闹天宫黑熊精「大闹天宫黑猫警长骄傲的将军等动画片的幕后故事」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02更新:2023-04-28 11:57:53

说一句暴露年龄的话,小时候陪我长大的动画片,并不是现在流行的日漫,而是国产动画片,那时候还流行冬令时和夏令时,冬令时要把时间调慢一个小时,夏令时的时候再把时间拨快一小时。街头巷尾的报刊亭老是围着好多人,有的喜欢看《故事会》,有的喜欢《幽默大师》,还有喜欢看《科幻世界》、《兵器知识》的。

当时,彩色电视机刚普及,能装上电话的就算是富二代了,每到中午的固定时间时间,中央台总是循环播放那几个动画片,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阿凡提》、《雪孩子》、《邋遢大王》,有的是连续剧集,看了前几集看不到后几集,心里难受,不得不偷偷查阅有“电视节目早知道的”之称的《中国电视报》。但有的动画片还是查不到,比如《黑猫警长》的一只耳明明说,“我迟早是要回来的”,但是最后却一直都没回来。

自从做了自媒体以后,接触的信息多了,我开始寻根溯源寻找以前小时候感兴趣的那些国产动画片,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幕后故事,这些故事甚至比那些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动画片更有意思。

美影厂建立之初的日本动画前辈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纪念持永只仁的盛大活动,邀请到持永只仁的女儿持永伯子作为嘉宾来到北京,当时只是作为兴趣了解到这个新闻,顺着新闻报道中讲述的、持永只仁对中国动画做出的贡献,我逐步窥探到中国动画发展历程背后的一些故事。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早期优秀国产动画都是我们自己创作的、并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其实不然,1946年10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在鹤岗的兴山成立,东影吸收了大量抗战胜利后滞留在东北的日本动画精英,这里面有记载的就有美术势满雄、织田谦三郎、摄影气贺靖吾、照明村田幸吉和人物造型师持永只仁等人。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持永只仁文献展、右为持永伯子(长女)

这些日本动画精英在加入东影后,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动画木偶片《皇帝梦》的制作,之后部分人更是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美影厂前身)的骨干,参加了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创作的主创人员持永只仁,长期举办动画培训班、教授动画知识和动画拍摄手法,当时班上有一位14岁的小姑娘,后来成为美影厂很多人的美术老师,她叫段孝萱(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脑海》、《雪孩子》摄影)。

东北电影制片厂,也是整个解放区唯一的一个电影厂,真正懂得拍摄美术影片的就只有持永只仁一个人,他不仅教大家怎样画速写、素描、背景设计、原画动画,还教大家怎样在赛璐璐上描线、上色和调颜色摄影和剪接,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如何,也必须培养一些全能人才,哪怕只培养一个人。”——《东影最初的日子:怀念持永只仁先生》段孝萱

拍摄《骄傲的将军》、看梅兰芳的京剧

1955年,美影厂厂长特伟筹备拍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这部有意思的动画,将军得胜归来后骄傲自满,每天饮酒作乐,最后敌人来袭时、将军的大刀长锈,落得一败涂地。

1955年春,剧组成立时,特伟最初的想法是参考国外动画的制作方法,比如美国的《白雪公主》和前苏联《农夫和金鱼》,先找真人演一遍,然后临摹,结果大失所望,因为拍出来的变成了讽刺喜剧,根本不是动画,剧组决定,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特伟带领大家研究梅兰芳大师的京剧,从京剧中吸取经验,组织剧组看京剧。当时梅兰芳大师的京剧票价是几元钱,剧组大部分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4元,大家都舍不得看,结果看了几次之后,剧组的人深受启发。

1956年、演出《凤还巢》中的梅兰芳(左)与姜秒香(右)

我们研究京剧动作以后,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吸收到动画片中,比如《骄傲的将军》里面的拉弓射箭、将军的走步,都是我们看了京剧以后,把戏曲动作吸收过来的产物,经过消化吸收,就变成卡通的元素(中国特色的元素),成为另一种艺术了,可以反应中国将军的气质。——严定宪1955年《骄傲的将军》创作日记

《骄傲的将军》剧组里有两位实习美术都是19岁,一位叫严定宪,一位叫林文肖,此时师从日本动画大师持永只仁、从业6年、成为美影厂美术老师的段孝萱年仅20岁。

严定宪和林文肖是高中同学、都毕业于苏州美专,来到上海,在剧组工作期间两个年轻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3年后严、林二人结婚,但婚房难找,两个人找到了同是苏州美专毕业、在美影厂的钱家俊老师想办法,钱老师在华山路351弄帮他们找了一间房子,两个人在这里一住就是24年。

严定宪后来继特伟之后成为美影厂的厂长。

19岁的严定宪(之后任美影厂厂长)和林文肖

点钞机革新带来的《小蝌蚪找妈妈》

1959年,全国各行业掀起“革新风”,动画作为年轻的艺术门类,也成为技术革新的试点,严定宪的项目是利用点钞机带动稿纸形成连续影像,测试自己的绘画是否合乎要求。这时,大家被安排试验水墨动画的可行性,严定宪按照自己在点钞机连续影像中获得的经验,制作了徐悲鸿的《马》,戴铁郎做的是《金鱼》,潽家祥做的是《小鸡》,效果都非常不错。

严定宪从徐悲鸿的《马》中获取了灵感

最后集思广益,徐景达构思、钱家俊解决技术难点、段孝萱实施,最后成功创作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大闹天宫》请京剧大师南猴王郑法祥介绍孙悟空经验

1960年,曾经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的万氏兄弟万籁鸣,担任了动画《大闹天宫》的导演,他将工作内容承包给不同的人,严定宪负责美猴王、段浚负责太上老君、浦家祥负责土地公公、林文肖负责七仙女、陆青负责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如何把孙悟空的形象画活?不只是严定宪,导演万籁鸣也下了一番功夫,最后,大家还是同意参考中国传统京剧中对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演绎,为此,万籁鸣导演请到了当时京剧中被称为“猴王”的明星给大家上课,万导演最初想请北猴王李少春,不过李少春每天都有演出,实在没有时间,于是请了“南猴王”郑法祥。

被美影厂邀请作为《大闹天宫》形象顾问的京剧大师南猴王郑法祥

郑法祥虽然已经退休,但是仍然神采奕奕,一边给大家做动作,一边传授经验:

孙悟空是个猴子,不像常人那样坐有坐相,立有立相舞台上那些表现英雄人物的东西,放在孙悟空身上就不太合适,因为太一本正经。他是一个猴子,但同时又是个人,还是神仙,要抓住这三个特点。京剧在舞台上打斗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动作,孙悟空在舞台上的形象,不像一般的武生那样挺胸抬头,他要耸肩、端着手、缩着脖子,跟天兵天将打斗的时候要抓抓痒、眨眨眼,看到哪吒时会说,“你年龄小,我舍不得打你,”这种就是猴腔。

为了充分掌握表情,严定宪在自己的工作台前摆了一面镜子,1962年《大闹天宫》播映后,《光明日报》记者采访美猴王的设计者严定宪,拍下了他工作时模仿猴子表情的珍贵镜头。

被《光明日报》记者抓拍的严定宪正在模仿猴子的表情

“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万籁鸣

再也回不来的《黑猫警长》

我小时候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黑猫警长》了,2019年9月、《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老师不幸逝世,我有幸接触到空藏动漫资料馆珍藏的一段采访戴老的视频,从中获益良多,更解答了心中的一些迷惑。

空藏动漫资料馆珍藏的《黑猫警长》导演戴老的视频

《黑猫警长》第5集在1987年播出,当时,影片结尾的一只耳恨恨的说,“我会回来的!”结果,第6集却迟迟没有开播,《黑猫警长》的最后一集也定格在第5集。到底为什么《黑猫警长》没能播出呢?

1987年《黑猫警长》制作单位的负责人、担任美影厂厂长的是严定宪,他在采访时说,“当时《黑猫警长》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系列,社会反响和观众基础又好,而且基于当时厂里提倡做系列片对接电视台播放的需求,种种现实条件都不可能不让《黑猫警长》继续拍下去。”

1988年,美影长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大批的人材外流使美影厂创作人员结构出现断层,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生产利润从1987年的143万,下跌到1988年的48万,厂长也从严定宪更换为周克勤。但在进口优秀动画片和美影厂内部人才流失的内焦外困下,一切努力都没能帮助《黑猫警长》重新走上荧幕。

拷贝《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鹬蚌相争》、《三个和尚》时的意外

1986年10月18日,美影厂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纪念万氏兄弟完成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动画片60周年(1926年《大闹画室》),日本童映社派出摄制小组对这次盛会进行采访和摄制,带队的就是和美影厂有着深厚渊源、67岁高龄的持永只仁。

日本童映社为此还特别制作了一张名为《中国的美术电影》光盘,计划收录《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鹬蚌相争》、《火童》、《三个和尚》等作品,试放、检查和拷贝胶片的重任就落在持永只仁身上。《小蝌蚪找妈妈》和水墨动画《牧笛》拷贝的胶片上有瑕疵,这在普通员工绝对看不出来的瑕疵,但是这一切都逃不过日本动画大师、美影厂前辈创始人之一持永只仁的眼睛。

经过多方联系,《小蝌蚪找妈妈》的胶片进行了二次拷贝,质量提高了不少,但是《牧笛》却迟迟没有音信,不得已,已经回到日本的持永只仁,只好专程坐飞机取道香港再次来到北京和上海,解决此事。由于持永只仁的到来,此事也引起美影厂的高度关注,原来,《牧笛》的底片已经损坏不能拷贝了,一个月前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致电西安电影原始素材底片仓库,让他们把保存的底片送上海。

80年代末期的美影厂大楼、当时大家已经都在做外包工作而放弃了原创

到达上海的《牧笛》底片是25年前的德国爱克发胶片,现在早已不使用,而且是负片不是正片,负片冲印非常费时间,需要调光和校正色彩。新设备对原始胶片冲印风险较大,最后决定用美影厂技术工厂的老机器进行冲印,段孝萱负责查验,当年拜师持永只仁时段老只是14岁的小姑娘,如今已是52岁的老人,两位阔别已久的师徒因为这次机遇再次相逢。

最后,《牧笛》的问题终于解决。这次拷贝的中国优秀动画在日本放映期间引起轰动,东映动画部的一位女员工第一次看中国动画电影,感动的当场流泪。

多管闲事的外国人

1987年9月,NHK计划继续拍摄《中国美术电影》,再次邀请到持永只仁一同去上海美影厂,不过这次却留下了不小的遗憾。随行的制片人在采访时,发现整个美影厂大楼都在拼命干承包的工作,美影厂自己的东西太少了,镜头不管对着哪里,都没有人在创作作品,拍到的都是画承包工作的画画。一起随行的日本工作人员甚至不满的说,“这不是在做艺术创作,而是在糟蹋自己的艺术工作。”虽然很刺耳,但确实表达了一行人的心情。

持永只仁认为,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你努力了那么即使桌上乱一点也没问题,因为问题不是桌子上是不是乱七八糟,而是画画的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有意义,是否有信心和成就感。持永将自己的意见告诉美影厂的人,结果他们说,“承包工作可以学习画画,能培养人才。”听完持永立即反驳,“要培养真正的人才,只有在创作本国的作品时才能实现。”

1947年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皇帝梦》时的持永只仁(右1)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持永只仁对中国动画这么关心,也许我们可以从1988年他的自传中,找到答案。

“曾经想要我当医生的父亲早早离世,只剩下我和母亲,我开始正式学习动画电影的创作,为此,跟母亲一起来到东京,进入东京的美校。

学生时代,我经常出没于旧书店寻找各种旧书和杂志,这些都成了我唯一的参考书。后来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纪录片,我第一次看见附在纪录片后面的卡通片,并为之痴迷。我开始寻找和摸索创作卡通绘画的方法,并为打好自己的基础而努力寻找一切机会。

曾经去学长们所在的制片厂,请他们收我为徒,但是被拒绝,在这个行业还不是很宽的时代,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寻找、努力开拓。

兴山时代(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创作出新中国第一部美术片,今天回想起来,我应该很满足的对自己说,你干得很漂亮。”——《持永只仁先生传记》

我公司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书,因为喜欢动画和漫画,我先后买了李保传的《万籁鸣研究》、秦海伦的《严定宪传》和《持永只仁先生传记》,当读到持永只仁感受到80年代末,大家都在为了赚外快而做承包的工作,放弃费力不讨巧的原创这一段时有所触动,正巧赶上那些年陪我长大的动画片征文,正好写下本文。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