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打垒之歌作者「王永桦干打垒之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833更新:2023-04-28 12:33:20

《干打垒之歌》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传播和流传最为广泛的石油歌曲之一。干打垒土房子也在大庆的石油大会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这样说:没有干打垒土房子就不可能保证三年多的时间就高质量、高速度的实施石油大会战、拿下大油田。特别是老会战每每听到这首歌就会哼唱起来,引起会战时光的回忆,眼里饱含深情和泪水。

大庆油田原是以畜牧为主的嫩江草原,远离大中城市,村落也很稀疏,而且没有公路网,气候酷寒,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1960年3月份到5月份,4万多人的石油会战队伍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集中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居住条件十分困难。

在如此严寒的地区,集中众多的职工和大量的设备,没有可靠的御寒手段,就可能冻伤大批的人,甚至会冻死人,也可能冻坏大量的设备。若遇上当地群众都害怕的‘大烟炮’的暴风雪,就可能使会战陷入全局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向会战指挥部提议,“如果冬天实在过不去,可以在入冬前,把队伍和设备撤到哈尔滨、长春、沈阳、抚顺等地,来年春天再开上来。” 对此,余秋里老部长后来回忆说:“我权衡再三,感到不能走这条路。因为如果这样做,会战的有效工作时间,一年只有6个月左右,党中央批准的这场大会战,就会变成拉锯战或消耗战。势必推迟油田开发的时间,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 当时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向余秋里和康世恩建议:有一种办法,就是搞东北老乡那种“干打垒”。这种房子,一可以就地取材,二可以人人动手,来得快,三可以节省木材,四是冬暖夏凉。所谓“干打垒”,就是北方农村都有的、最简便的用土作原料建筑的房子。 会战指挥部为此派出了一批批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深入到附近的城镇、村落,尤其是找民间木瓦匠,调查居民建筑的用材、设计、施工情况,发现附近城镇除主要公用建筑为砖木结构外,居民建筑主要是砖框土坯房和“干打垒”。

经过调查研究,会战指挥部决定采用干打垒方案,发挥人多的优势,发动广大职工建造干打垒房屋,渡过难关。会战指挥部动员全油田各单位从6月1日开始,采取组建部分专业队伍和广大职工义务劳动自建相结合的形式建筑干打垒房屋。由于群众发动充分,各级领导干在前面,上上下下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从6月份全面铺开,到9月底为止,历时120天左右,全油田完成了近6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住房,真正实现了会战指挥部提出的“人进屋、机进房、车进库、菜进窖”的目标。这些干打垒房屋,都有火墙或火炕取暖,用天然气做饭,电灯照明,并装有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基本适应了生活需要,保证了石油大会战的进行。时光已经过去接近六十年,但干打垒精神所体现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仍在鼓舞着大庆人。

《干打垒之歌》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通过歌曲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劳动场景,歌词是对当时干打垒会战的真实写照:“飞起你的夯呦嗬,抡起你的锤呦,夹上那木板打好桩啊,我把那泥土垒呀,嘿,嘿。干打垒呀干打垒,一座座土房是大庆的里程碑呀嗨哟。”曲调则采自东北民歌劳动号子的元素,民族性强,乡土气息浓厚,易于传唱,一出现很快即唱遍了全战区,至今仍作为中国石油歌曲的保留曲目,久唱不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