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电影制片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国内外电影制片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47更新:2023-04-28 16:56:13

当年威尔史密斯宣布《为奴十二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时候。很多中国观众也许不明白为什么镜头第一个切换给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好莱坞大明星布拉德皮特。皮特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给了导演史蒂夫·麦奎因一个大大的拥抱。事实上,皮特是制片人之一,所以上台领奖的时候,皮特第一个发表了获奖感言,导演反而是第二个。

众所周知奥斯卡并没有专门为制片人设立奖项,但“最佳影片”这一奖项其实就是颁给制片人的,因为这些人才是西方电影圈真正的Boss。而在国内我们似乎很少在媒体上看到电影制片人的身影,这些隐藏在电影幕后的推手,也鲜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外电影制片人的区别。在谈电影制片人区别之前,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制片人的工作和职责。

电影制片工作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每一个项目都有点像真人秀节目。 一群陌生人被组建到一个团队中去完成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拍一部电影),外加时间紧迫、预算有限,还经常需要远离亲朋好友去外景地拍摄。有时幕后故事比剧本本身更具戏剧性。如果你曾经试过哄两岁的小孩好好吃饭,那么,你或多或少能体会当制片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当你因为电视台的领导不喜欢男一号的胡须而花言巧语劝说演员剃掉胡子时,或当你因为电视台不喜欢服装的整体风格,准备告诉戏服计师要重新构思全部服装设计时,就得用到同样的策略。制片人的工作艺术在于,让一帮难以驾驭的创意人士去协同作业,并且完成整个从零到一的过程。这需要制片人拥有百折不挠的韧性、耐心,对细节的关注和驾驭混乱局面而不被其吞噬的能力。

而中国与国外的制片人工作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在则是在于,西方通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而国内则是导演中心制。

制片人中心制

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花絮中,常常会是一帮人来从各个角度讲述一部电影,其中有演员、制片人、导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甚至还有后期特效总监什么的,各自的台词也不重样。

而国产电影的制作特辑,你往往只能看到导演在说个不停,然后是制片人、演员轮番上来夸导演,常用的台词是制片人会说导演很认真,演员则说导演对自己的启发很大。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与国产电影的区别:好莱坞电影是属于一个团队的,国产电影是“属于”一名导演的。“制片人中心制”是个在中国电影市场被大家嚼烂掉的词,其实在国外并没有人去强调这个概念。因为在电影工业相对较为成熟的区域,这是理所当然无从争辩的事实。倒是近100年间,总有一批美国电影人在反对制片人制度,认为他们扼杀了电影的创新。

好莱坞大部分电影在制作所采用的项目架构,美术指导与摄影指导配合导演,构成核心的艺术创作团队。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服务于制片人,构成主要的管理团队。两个团队的管理线条交叉之后,就形成了这样的矩阵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之间明确界限,并按照两个核心团队共同确立的预算和标准完成制作,减少由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

导演中心制

国内大部分中等或大规模电影项目的组织架构:出品人作为资方代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导演作为整个制作团队的核心,维护着电影的品质;监制或制片在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往往承担的是一个平衡多方利益和服务的角色。

他们三者构成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按照理想化的愿景,是应该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形成利润、品质和管理的完美融合。

在中国电影还是统购统销的年代时,立项之后的制作都是交给导演来全权负责的,这让导演成为唯一拥有电影制作全程管控经验的岗位。所以在九十年代电影产业体制改革初期,中国的第一批国产类型片都是用导演的名字命名的,制片人只是负责融资或友情赠送的名头,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到如今的一部分电影中。

陈国富加入华谊和保利博纳切入港产片制作,代表着大陆开始全面吸收香港电影的操作体制。但香港的电影监制制度是在80年代之后形成的,随着香港独立制片公司的成长而成熟。

与好莱坞的“制片人”(Producer)所承担的责任不同,“监制”更多的是一个协调者,兼任担保及引路人。职能定位是解决电影制作中的行政管理及监察,并非决策者,这是东亚文化和西方工业体制碰撞之后所产生的岗位功能。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香港电影监制都是来自于资深导演,与导演之间算是一种传帮带的师徒或兄弟关系,与出资人之间则是雇佣或信托关系,两种关系之间其实有着一些微妙的区别。

而在本世纪前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体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讲述怎样的故事,基本都是属于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出发,以做出导演所理解的“好电影”为主要目标的艺术行为,这就是所谓“导演中心制“的由来。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初期,有一定品质的国产电影产量是极其有限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导演是否具备影像叙事的能力以及题材的选择上,这个阶段,只要艺术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兼顾影像叙事的连贯性,基本上就能从市场上获得收益。

2008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忽然猛增到8部,此时就已经表明随着观影频次的增加,观众对国产电影的需求开始趋向多样化。近几年,很多观众的观影目的就已经不再是为了看一部“某个导演的好电影”,而是会选择观看的是“自己想看的那一类电影”。 这也代表着电影从“产品时代”正式迈入了“营销时代”。

于是,一批拥有市场思维、对市场需求判断比较准确的“制片人式导演”开始步入前台,这一点在201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体现的尤为明显。无论是如徐峥、赵薇、郭敬明这样的新导演,还是像管虎这样的资深导演,他们其实都是具备了市场思维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制片人,他们对观众有着更为理性的认知,也更为熟悉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态。

将创意不仅应用于制作中,还作为主力推动着整个电影的宣发工作,促成了电影营销的完整性,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得高票房回报的主要原因。

-end-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