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应该怎么写「人民日报这样做新闻|小特写该怎么写」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7更新:2023-04-28 23:23:41

少即是多

别在乎能写出多少

而要在乎能把多少不写出来

写好的诀窍

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

小特写该怎么写

——兼评《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

费伟伟

“十九大时光”约稿要求是“特写”,事实上还要加个“小”字,实际刊出才500字左右,这么短的篇幅,要写好确实不易。但有一篇来稿几位编辑过手时都情不自禁称赞:眼前一亮。这就是谢振华、柯仲甲写的《看直播,音量足足的》。

“亮”在哪儿?首先是具体。

具体不是所有报道最起码的要求吗?不错。但篇幅长了固然容易散乱,篇幅一短也不等于就能自动对焦。这个专栏的报道,有不少还是给人聚焦不清、不够具体的感觉。

比如,同日写江苏华西村的《新时代里再领跑》,第一段写村民看直播;第二段写村党委陶委员介绍华西已实现小康;第三段写村党校会议室青年艺术团看直播,表示要排更多好节目;第四段写村委会赵副主任表示华西要打造“农村都市”。

篇幅小,笔墨自然更得集中,500字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已是不易。华西稿后面三段实际上各说了一件事,每件事都是稍稍点一点,哪件事都没得到强调。没有聚焦,这镜头也就发虚了。从刊出的三段内容看,最后那个打造“农村都市”比较新鲜,有特点,也体现“再领跑”,更能扣住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和谐美丽社会的新思想。如果三段全聚焦这个话题,报道就有了重点,见事的具体感也就增强了。

再如同日写浙江奉化滕头村的《乡村的好戏在后头》,标题拎出了这篇报道的文眼,但报道没把这个眼做具体、做实。滕头是全国最早成立村级环保委员会的美丽村庄,2016年绿色产业项目再生纸板厂产值已达2.5亿元,2017年5月又引入太阳能发电板组装流水线。这些绿色发展新事、实事完全可以“具体”说,报道中却没见,虚化为村书记泛泛一句话,“傅平均说,这意味着我国广大乡村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乡村的好戏更在后头!”明明可以靠颜值的,却偏偏要来拼深沉。

而《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则给人具象沉实、鲜活生动之感,报道紧扣老两口18日上午看直播这件事,不枝不蔓。镜头先给了大妈——

“一大早6点多就起来了。10月18号,十九大开幕——老头是名老党员,记得门清哩!”18日早上,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棚改户张正义家,79岁的宋秀苓老人告诉记者。

接下来,镜头移向必不可少的场景,再转到大爷——

房间一角,电视机正开着,音量足足的。才8点多,81岁的张正义大爷已经守在那了。

此后,镜头在大爷大妈身上交替,在“具体”之中不断切换。而且还注意到抓细节。

细节可以提供一个时代的质感,抓细节是增强具体感的好方法。写出生活的细部和幽微之处,也就写出了一个时代。

“2013年以来,哈尔滨道外区全力推进棚改工作,直接受益人口达17万人,包括张正义老两口。”报道用这样的细节让读者感受此事的时代背景——“那时取暖烧小锅炉,暖气时断时续,屋里穿棉裤羽绒衣一样冻得直哆嗦。”宋老太不住叹气,“哈尔滨冬天长,暖风机都用坏了好几个!”

有这样具体生动的细节来衬映,老工业基地棚户区改造的意义也就愈见深切。

特写的长或短,只是外在形态,核心在“特”,即要抓住某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空间和时间,截取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或剖面,做形象化的有现场感的报道。因此,写出现场感,是特写这种体裁采写的关键。这就要求记者格外注意用眼睛捕捉现场的细节,包括气氛、神态、动作、语言等,用这些信息和细节把读者带入所报道的内容。场景越具体,越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根据报道内容,把功夫下在了抓人物对话上,短短500字,出现了10处引语,通过那些符合老两口身份的生动口语,在读者眼前展现一个个具体画面,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现场感油然而生。

“老太哎,别唠了。马上要开始啦。”一旁的张大爷直喊。“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好!这5年的变化,实实在在,咱感受得到!”“开十九大,您最关心啥?”“当然是和咱老百姓相关的。你听!总书记说,‘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可不就说的咱?”

镜头快速切换,对话快捷推进,从省略、跳跃的笔触中,你可以感受记者和老人之间平实的交流。

增强现场感,语言也要力求形象化,突出地方特色,人物特色。

“记得门清”“唠起来”“忒好”“可劲儿鼓掌”,报道里这类词富有浓郁的东北味儿,彰显地域特色。

“老太哎,别唠了。马上要开始啦。”一旁的张大爷直喊。

这样的语感,与老人的年龄、身份甚是吻合。

经过细心打磨的文字,闪动着一种温润的光泽,你不难感受记者在采写中字斟句酌、再三推敲的努力。相比之下,华西村和滕头村两篇报道之所以给人不够具体的感觉,语言大话套话多,也是重要原因。

如华西村稿中:“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关于‘三农’的政策让我们备受鼓舞。”陶葵忠说。滕头村稿中:“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说,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

显然,这样的语言没下那个“采得百花成蜜后”的功夫,文件味浓,“移之他处亦可,移之他人亦可”。

上网稍稍搜了下两个村,发现和本报报道主题相关的内容,其实有不少生动说法。

比如,华西人提出要打造“农村都市”,是对“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外部的不走神、听百姓的不走偏”的华西发展之路的继续;已经实现小康,“今后要向中康、大康迈进”;建设“农村都市”,让村民“精神比物质更丰富,脑袋比口袋更富有”。

比如,滕头人这些年走出去到外地办生态酒店,发展民宿,村民称作“连锁滕头”“迷你版滕头”。有位村民的博客写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用我的思想,我的双手,给村庄筑一道诗歌的围墙,让村庄布满花香,充满阳光。”

这些语言简单、生动、口语化,同时,又是有声有色有灵魂的,如果能化用到我们的报道中,景象便自然大不相同。

当然,《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也仍有可斟酌处。如“老头是名老党员”,有多老?在“十九大时光”这样的专栏里,说一下党龄似更有意义;选择哈尔滨一家棚改户采访,旨在“以小见大”——政府近些年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关注民生、大力推进棚改工程,张大爷原在哪家国企,似应交代一下;宋老太唠起往事,说“暖气时断时续”,这个词书面语色彩很浓,和老人的身份不是很契合。

但白璧微瑕,不掩光泽。《看直播,音量足足的》一稿说明,只要下苦功,超短篇幅的小特写,照样能写出彩。

黑龙江哈尔滨棚改户——

看直播,音量足足的

“一大早6点多就起来了。10月18号,十九大开幕——老头是名老党员,记得门清哩!”18日早上,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棚改户张正义家,79岁的宋秀苓老人告诉记者。

房间一角,电视机正开着,音量足足的。才8点多,81岁的张正义大爷已经守在那了。

房不大,小两居,50多平方米。但在老两口眼里,“忒好!”“方正、亮堂,关键是暖和,比原来老屋子好太多!”开幕会没开始,宋老太唠了起来。老两口原先住在老砖房里,房前屋后,下雨就涝,入冬更是遭罪。“那时取暖烧小锅炉,暖气时断时续,屋里穿棉裤羽绒衣一样冻得直哆嗦。”宋老太不住叹气,“哈尔滨冬天长,暖风机都用坏了好几个!”

2013年以来,哈尔滨道外区全力推进棚改工作,直接受益人口达17万人,包括张正义老两口。“没花多少钱就住上了新房,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宋秀苓说。

“老太哎,别唠了。马上要开始啦。”一旁的张大爷直喊。“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好!这5年的变化,实实在在,咱感受得到!”“开十九大,您最关心啥?”“当然是和咱老百姓相关的。你听!总书记说,‘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可不就说的咱?”

边听边唠,激动处,老两口可劲儿鼓掌。北国暖暖的小房,连着首都庄严的大会堂。

(谢振华、柯仲甲,《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0日,获人民日报2017年9—10月好新闻二等奖)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出版社

《人民日报写作课:学会断舍离》(费伟伟主编)

作者介绍

费伟伟,高级编辑,曾任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六次获中国新闻奖,获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著有“人民日报记者说”系列,累计销量超20万册。

编辑:刘雨萱

校对:崔晨

审核:霍伟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