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影片「在电影圈逐渐落寞的黄渤正在其它圈子里玩的风生水起」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5更新:2023-04-28 23:39:28

演员,有很多种类型:喜剧演员和其他演员,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

对黄渤而言,不演电视剧的电影演员不是一个好的综艺主持人。

第35届电影金鸡奖上,黄渤和张小斐合跳了一段开场舞,成为全场的“焦点”。

黄渤的舞姿,妖娆尽显、明媚欢快,让枯燥的颁奖流程也呈现出喜剧的效果。

这段《最好的舞台》展示了黄渤特能“玩”。既有对影视嘉宾的欢迎,也有对张小斐的引领。

黄渤的“玩”并不是单纯的玩,他能玩出一种新的高度,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还可以这样!”

他的这个特点,在老师眼里是“点子多”,在同行眼里是“戏特灵”。周星驰称他为新时代的“喜剧王中王”,威尼斯电影影评人马克.穆勒称他是“中国的卓别林”。

2013年和2014年是黄渤参演电影的爆发年,贺岁档和国庆档分别有三部电影同时上映,纷纷拿下客观的票房。在这之前,类似的“爆发”只有葛优。

而如今的电影票房,黄渤排在吴京和沈腾之后。但在“前三”里面,他参演的电影数量最多。22年来,黄渤已贡献了50部电影——平均一年超过两部作品,堪称电影界的“超级劳模”。

黄渤却认为自己只是踩中了电影发展的“风口”。那时候需求多,而他也不想错过任何机会。之后的这些年,他也不再疯狂拍电影。

有人拿他参演的最新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和沈腾的《独行月球》相比。2亿对比31亿票房,黄渤似乎显得太“落寞”了。

到底是因为剧本太差,连“百亿”影帝也撑不起票房?还是黄渤的电影时代过去了,观众已不买账?

也或许对于这样的结果,黄渤早有准备。因为不把全部精力放在电影上的黄渤,在其他圈子里正玩得风生水起。

2015年,黄渤主演了电视剧《青岛往事》。作为一个青岛人去讲诉青岛的故事,黄渤深感荣幸。他在剧中饰演的王满仓,憨憨的,却充满了韧劲。这恰恰像极了黄渤自己。

《青岛往事》7年之后,黄渤再次主演电视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已过“不惑之年”的边亮(黄渤饰演)发现自己的困惑越来越多:孩子叛逆、夫妻关系平淡、事业遭遇瓶颈......

黄渤在很多影片中都能“本色演出”。当一切变得混乱,边亮的故事里会有多少“中年黄渤”的影子?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黄渤的特别,在于他贴近生活的“市井气”、世事洞明的“高情商”,更在于他全力以赴的“好奇心”。换个更通俗易懂的词,叫琢磨着“好玩”。

从“小人物”到“百亿影帝”

2000年,黄渤首次出演电影《上车,走吧》,故事讲述了两个来自山东青岛的小伙子“北漂”的故事。

当时管虎找到中戏毕业的高虎,高虎又向导演推荐了自己的中学校友——黄渤。当时的黄渤正在西安进行歌唱巡演。

演电影?听起来很好玩的样子。虽然给的薪水比不上他巡演的出场费。但是黄渤依旧答应去北京。

他起初对表演的感觉和场景很不熟悉,表演生涩,经常演着就跑到了镜头外,导演急忙喊“咔!”。

幸好有科班出生的高虎给他“开小灶”,讲解演戏的“窍门”。黄渤的学习力和领悟力又非常高,没几天就找到感觉了,如鱼得水。

他的感知力很好,很快就能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即时判断。他演着演着就自己喊——“咔”!其他人面面相觑,他说是自己刚刚演得不好,需要重来一遍。管虎只能对他说:“这个地方只有我能喊停!”

黄渤对待角色的认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陈可辛导演说,给黄渤一个角色,他就可以自己去演,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电影播出后,没有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个非科班出生的黄渤的“首秀”。他似乎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

《上车,走吧》直接拿到了金鸡奖的“最佳电视电影奖”,黄渤也给人“出道即巅峰”的既视感。但是这部电影之后,黄渤并没有“火”起来,他开始在很多电影中出演“小人物”。

2005年,他在《生存之民工》里演绎了农民工“薛六”。皮肤黢黑的脸颊,布满灰尘的衣服,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的汗臭味。

2006年,在《疯狂的石头》里面,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演技。那时,他演的不过是个“小偷”,并不是主角。但是他却表演得非常“卖力”。藏在下水道三天三夜,浑身脏兮兮的;从下水道出来,抢个面包,又被人追着,边跑边吃。

黄渤说,演员自毁形象,“认认真真去做一件傻事”。观众在旁边看笑话,这就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2009年,拍摄《斗牛》,黄渤饰演喂养奶牛的农民。在一片“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中,只剩下一人、一牛。他一边痛苦地鞭打牛儿,一边使劲地呐喊,“再不起来就冻死了!”

这个场景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为了赶牛,他在山里来回奔跑,竟然跑坏了30几双鞋。

牛折磨他,他折磨牛,他和牛都被导演折磨。

一条倔强的牛,一个比牛还倔的演员和导演!一个镜头最多可以死磕130多遍。黄渤称人和牛要完成很多神仙才能完成的事。因为条件的辛苦和极致的投入,这也成为黄渤演绎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表演。

通过和牛的炸裂式表演,黄渤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在拍宁浩的《无人区》时,拍摄场地选在新疆,说是符合“西部公路片”的气质。黄渤扮演杀手,为了练杀气,他跑去屠宰场观摩。拍完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眼神特别“狠”。

电影快杀青时,他却发现在高寒严酷的环境下,当地人的特色是——眼神冷漠,说话局促而短暂,根本不是他以为的像是流氓的“狠”。黄渤说,不行,得重拍!

在这些影片中,每一个“小人物”都被他演绎得浑然天成。

而这些都离不开黄渤一边选择“玩”的心态,一边又有和自己全力较真的“韧劲”。不需要别人的监督,他亦能时刻自省。

当票房有了,影帝有了,黄渤觉得还可以继续“玩”新的东西。

在卖力和玩态中妥协

黄渤的“玩”性可以追溯到小时候。

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很早就帮他立下了考北大、清华的目标,毕业以后可以回青岛端个“铁饭碗”。

一旦忤逆父亲,就会直接遭受父亲的“皮带”伺候。但往往是这样的氛围,会把孩子逼出叛逆心理。黄渤也不例外。

他的童年里满是“逃离”和提心吊胆地“寻找自由”。那些“自由”包括唱歌、跳舞、画画、交友、游戏......除了上学。

不过这些在黄渤父亲眼里的“不务正业”倒是给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黄渤未来能在综艺、电影里随时来一段的音乐、舞蹈,就是早期就打下的基础。

他和朋友还成立了歌唱组合,放学后就去演出。后来在全国“走穴”,去广州、北京驻唱。演出的价格还算蛮高的,一场一两千。而且他们自己做演出服,自己卯牛仔裤上的铁钉、五角星,玩得无比快乐,也无比满足。

当然,收入和欢乐也伴随着艰辛,装着演出服的箱子重达80斤,赶火车的时候怕来不及就扛着箱子跑。一天换一个地方,四处奔波。有时候演出完,也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或者需要陪老板喝十几瓶啤酒才能结到账。那些经历后来都变成了他的创作素材。

这段日子在黄渤的回忆里变得异常美好,大家一起挣钱,平分收入,类似于“乌托邦”。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把青春过得淋漓尽致。

他很珍惜朋友,也很少主动说散场,得了个外号叫做“熬败”,熬到所有人都走了。他其实是想要照顾到所有人。

他早早地经历了世间冷暖,却从来没有一句抱怨,那些巡演道路上的“阻碍”,抵不过他和同伴玩在一起的决心和快乐。

网上有很多说他高情商的案例,比如他回应别人说“黄渤丑”、“黄渤怎么不穿裙子”、“黄渤穿睡衣主持”等。他的回答恰到好处。

乍一看,似乎是他天生幽默。细细品尝,其实是一段“辛酸历程”。幽默是在什么时候体现?化解尴尬的时候!

黄渤承认自己小时候不算幽默。尴尬的时候多了,慢慢就学会自我解嘲,于是形成了大家看到的“幽默”。

人生会经历许多苦难,在黄渤的眼里,不是得到就是学到。人们总说黄渤情商高,其实是他经历过太多了。一个人经历得多了,又善于观察和总结,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恰到好处的应对方式。

这种方式说不上好或者不好,但是对黄渤来说是他慢慢适应的结果。如果说黄渤一开始就懂得高情商,也就不可能“搞不定”自己的父亲。

《极限挑战》里面,他也是矛盾化解者。遇到激烈的冲突,就圆滑地回避掉。因此,他很难和人产生冲突,这也是他无差评的基础。

黄渤的内心一直想要回应所有人的期待,父母、导演、观众,所以他做什么都很卖力。而卖力又显得苦哈哈的,于是进化出来了“玩的心态”。

全力以赴,做到极致,而对结果降低期待。黄渤认为最好的位置是第四:有适度的压力,有一定的高度。第四,是黄渤给自己的定位,非常自洽。

他学唱歌、舞蹈、配音......每一样都拿得出手。虽然不至于第一,但是非常符合他“天下第四”的标准。

从日常中玩出新高度

要想得到认可,就不能拒绝,要努力多做成功的事。这在黄渤早年的作品中非常明显。他对任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也要拼尽全力,做到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黄渤虽然害怕失败,但是他又对某些看似注定失败的挑战跃跃欲试,就当去玩玩嘛,即便失败也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他去演话剧《活着》、参演《西游·降魔篇》,这些挑战里面前有葛优后有周星驰塑造的经典。

当年,周星驰请黄渤筹拍电影《西游·降魔篇》。结果前两次助理打电话给黄渤都被拒绝了。因为对黄渤而言,周星驰演过的孙悟空真的是难以翻越的“大山”。

第三次,周星驰亲自上场。周星驰问黄渤,“如果你自己去演,会怎么演孙悟空?”然后,黄渤开始说他脑海里的孙悟空应该是怎样怎样的。结果早已经入了周星驰的“圈套”!

看来还是周星驰“老辣”,一出面就抓住黄渤的“七寸”——想要一些自由创作的空间,当然关键还是“好玩”。

在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黄渤带着舒淇跳舞的那一段,圈粉无数。

那时候,黄渤以为咔停了,自己在那里带着舒淇即兴跳舞,十分妖娆。而周星驰最后把这一段剪辑放进了正片。很多人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怎么舒淇和黄渤都笑场了,而文章在旁边不知所措。

演了十年的电影之后,黄渤开始构思一个寓言故事。2018年,他导了《一出好戏》,讲述一群人“荒岛求生”。

这部电影有很多层解读,黄渤想要展示丰富度。而在细节处理上,又充满了艺术性的转折。就如舒淇戴上花环的那个场景在荒岛争斗的环境中真的是无比美好。

导演,是不是黄渤想要的追求?他说:“我更希望能特别兴奋和幸福地享受过程……”。嗯,柴叔也觉得他只是喜欢“玩的过程”。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黄渤如果要拍一部自传电影,怎么开始?黄渤说要从一个笑声开始,娓娓道来。

这个回答很“黄渤”。而黄渤打开生活的最重要方式就是——大笑。

有人说,黄渤一出场就自带笑点。可能是羞涩淳朴的笑、张扬自信的笑、尴尬调侃的笑,也或者是阴险的笑、回眸一笑。

或许,笑的不是真正的黄渤,谁知道呢?

在很多场采访中,黄渤都坦言自己非常劳累,时间紧得连纸片都插不进。

他让自己变得非常忙碌,却无法拒绝他人。尤其是他密集拍电影的那几年,常常透支自己。后来他主动给自己放假,说休整一年。

如今已是中年主流的黄渤已经不再仅仅关注自己,他开始感受到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2016年他开始助力新生代导演的成长,比如今年的《风平浪静》也是由他监制的。该片聚焦敏感的社会话题,也体现了新生代导演的勇敢。

此外,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再忙也会去参加。他作为“绿叶”去参与《忘不了餐厅》真人秀。里面的5位店员,都是非常“特别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黄渤还以一位“店员”的原型制作了雕塑,展示破碎的记忆。这个群体这让黄渤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晚年也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患。小时候想要“逃离”开父亲身边,而今他突然感觉能“挨鞭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黄渤的雕塑——记忆的碎片

不拍戏不参加综艺的黄渤喜欢摄影、绘画等艺术创作。这些都是他的“休息之道”。

如今已48岁的黄渤,依然在各个方面玩得游刃有余,甚至在厨房“黑暗料理”的道路上一骑绝尘。

结语:

黄渤的逃离源于他对学习的回避。他的幽默也是来自于对尴尬的应对。

这种应对方式放在黄渤身上非常自洽,也成为他非常显著的标签。他唱歌、跳舞、演电影、演电视、参加综艺,全面开花,使得他的所有技艺都不浪费。纵观他的履历,他也从来不会厚此薄彼,每一项都在全力以赴地“坚持”。而对他来说,之所以容易坚持,就在于“好玩”。

黄渤总是考虑和照顾别人,是“无差评”的好好先生。而我们希望他的未来可以更加“任性”一点,玩出新的高度,也带给我们更多好的作品。

-END-

【文 | 清溪草】

【责编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头条创作挑战赛#

资料来源:

最人物《黄渤16岁时,还干过这个?》

十点人物志《黄渤,根本停不下来》

《易时间》关于黄渤的采访视频

木鱼水心采访视频

黄渤的微博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