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介绍吉安庐陵文化历史「古韵庐陵之吉安戏」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01更新:2023-04-29 05:07:08

吉安戏

戏剧起源

吉安戏,旧称吉安半班,起源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因江西戈阳高腔途经吉安传至湖南、广东,戈阳高腔便在吉安流行。万历后,由安徽传来的“徽池雅调”也在吉安流行。明代末期,江浙一带的昆曲班社来到吉安,初由单独演唱到与吉安高腔合班演出。清代中叶,湖北楚腔也传入吉安。清咸丰年间(1851—1861),由于战乱,湖南艺人流入吉安,参加吉安戏班演出,湖南湘剧、祁剧便传入吉安,吉安出现戈阳高腔、徽池雅调、江浙昆曲、湖北楚腔、湖南湘剧等诸腔鼎盛的局面。奠定了吉安戏的形成发展基础。光绪九年(1883)秋,赣县戚炳林(绰号草包)随赣州东河戏“连庆班”来吉安演出,结识了吉安的小京官张文澜。由于张酷爱戏剧,当连庆班的大部分演员回赣州后,张于光绪十年春大力资助戚炳林自己组班,成立“吉郡临庆堂”。戚炳林吸收了在吉安的各剧种艺人同台演出。为统一演出曲调,他选定以吉安高腔、南路楚调为基调,加上北路汉调、徽池雅调、吉安花鼓戏、乱弹、昆曲等调,经过三年多的加工、提炼改造,创出了一种有独特风格的多声腔剧种——吉安戏。

吉安半班《拔笋》剧照

戏剧特点

吉安戏是个多声腔的剧种,所唱腔调主要为西皮二黄,是由“高腔”、“昆曲”、“南路楚调”、“北路汉调”、“徽池雅调”、“吹腔”、“梆子腔”及民间小调组成。既有戈阳腔的高亢、刚劲、粗犷,富有淳朴的民间色彩等特点,也吸收了昆曲的绮丽、纤细、优雅之长处,既“俗”又“雅”。

吉安戏的艺术特点是:旦角都由男艺人扮演,直到1922年后,花旦、青衣改由女艺人扮演。表演有一套特有的程式,亮相、抖袖、整冠、理鬓、拉衫子等动作要求很严格。拉衫子,要求花脸过头,须生过眉,小生平肩,旦角平乳;跑马、遛马、勒马、退马都有一整套特定动作。此外,还有一些特技动作,如:扑箱、跌箱,林冲打叉,断桥踢鞋,高台直落,蝴蝶穿花,十八罗汉像,秦灿发怒等。念白为上韵的吉安官话,其中小生、小旦用小嗓,老生用边音,花脸用霸音,老旦、小丑用本嗓。

戏剧传承

明万历初

彭福寿

吉安高腔班

这是吉安戏最早的班社

清光绪七年(1881)

彭万元、彭官生与申豹

“全福祥”高强班

清光绪十年(1884)

戚炳林(绰号“草包”)

组建“吉郡临庆堂”

,后改名“京汉临庆堂”

1952年戚炳林在于都县安福乡病故,改由其子戚江安领班,后改为兴国地方剧团。

1922年欧阳庆臣与戚炳林为争演《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一角,闹得无法演出,欧阳庆臣便带领湖南来的师兄弟,加上部分与戚炳林不合的艺人离开临庆堂,另组一戏班,取名“福兴堂”(又名木脑壳班子)。1924年彭庆福在遂川组建“吉安福临堂”,左庆旺在吉安组建“吉郡大顺班”(后改为仁凤舞台),王寿仔在永丰组建“寿仔班”。德福班1924年创建于吉水县。班主肖德福,吉水县黄桥唐关村人。该班资金雄厚,行当齐全,设备优良,剧目繁多,而且吸收借鉴了汉剧、京剧及其它一些大剧的唱腔和表演手法,对后起的“半班”具有一定影响。

1938年以后,大批京剧著名演员避难到吉安,吉安京剧兴盛。吉安戏班受其影响,改演京剧,吉安戏逐渐衰落,直至湮没。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