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五月收视冠军结局负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63更新:2023-04-29 17:56:47

什么是爆米花电影的极致?

最近就有一部有力竞争者。

好莱坞制作,漫威背景,全球大爆款。

有人说——

爆米花电影拍成这样,够了。

但够了,就到顶了吗?

Sir保留意见。

《惊天营救》

Extraction

复联退休再就业的锤哥新片。

成就五一期间最大爆款。

上线8天,9000万观看,Netflix史上点播量最高的原创电影。

豆瓣7.1,不算出挑。

但仅论动作戏的炸裂程度,它称得上Sir近年看过排名前列的爽片。

先聊动作戏。

如果将动作戏分为3个等级:

S级,A级,B级。

B级:靠堆砌火药、火力,挑起最廉价的感官刺激;

A级:通过镜头、动作的设计,呈现一套系统且独特的审美;

S级:在A级基础上,它能做到表达的拓宽,与文戏形成微妙的对照。

Sir对《惊天营救》的评价:

A 有余,S-不足。

怎么说?

电影动作戏最大的特点:呼吸感。

先来看开场的一段人质营救。

它上来不是先让你炸,让你嗨。

反而——

让你冷静,屏息,隔离一段安全距离,让你观察。

环视镜头:人群穿流,鸣笛吵杂,警员当值。

锤哥独自戴着墨镜坐在达卡街头,一脸轻松。

他真的一点不紧张?

你仔细看——一件汗衫,前后湿透。

这是一桩稍有不慎就赔上老命的买卖。

果然。

电话响起,对方让他走向街对面的洗衣店。

锤哥还不以为然:嗯,然后呢?

咔咔咔——

一群混混已经冲到他背后,用AK狠狠指着他,押进一辆面包车。

三言两语,导演铺垫好一个随时擦枪走火的龙潭虎穴。

没完。

锤哥这边也不是吃素的。

留意两个镜头:

一个,他离开前与一位神秘胡子男对视;

另一个,他进入房间,确认人质安全后,被押送离开取赎金。

俯视镜头:

逼仄的地形,陡峭的楼梯。

什么意思?

你还没来得及反应……

嘭。

旁边押送他的混混,头被炸开。

镜头一切——

原来刚跟锤哥对视的神秘男,是团队狙击手,他们早就预谋好在这个地形最狭窄,看守最薄弱的地点下手。

这一枪,倒计时结束。

气,憋够了。

反击开始。

楼内,锤哥三下五除二完成反杀。夺枪,摆脱,然后把人活生生掐死,一气呵成。

楼外,狙击手紧盯外面放哨的同伙,谁动,谁倒。

接着是经典的一打多。

踢门,对着屋内十几个持枪敌人一顿暴揍。

有多精彩?

Sir强烈建议你戴上耳机观影,就算不看画面也能欣赏到一段充斥爆头和骨裂的硬核奏鸣曲。

不是瞎打。

作为专业雇佣兵,锤哥业务能力必须强。

同样一把AK,在他手里永远一个节奏:

哒哒。

哒哒。

一枪躯干,一枪头,中间穿插格挡和招架。

经济实惠,保证毙命。

玩枪还只是初级。

接下来出场武器包括但不限于:西瓜刀、铁棍、钉耙。

不论什么武器,你看锤哥的动作:

一致冲最脆弱的头部攻击。

随手抄一杯子,也是爆浆神器。

狭小空间缠斗,哪有时间准备和犹豫。

一念间。

要么你跪,就是我倒。

终于,锤哥夺命20 ,清空房间,救出人质。

此时电影仅过去20分钟。

这才是真正让Sir激动的爽感——

先掐住你的动脉,再毫无预兆地放手,任暴力决堤。

让大脑进入重新充血的瞬间麻木,然后才是目不暇接,喷涌的晕眩。

之后的动作戏,重复这一套“闭气循环”。

而且。

还还还有升级。

全片最惊艳,无疑是那段长达11分钟的长镜头。

虽然能看出有剪辑,但Sir观影时几乎没看到破绽。

堪称视觉盛宴——

第一人称飙车,你和敌人只隔咫尺;

封闭楼道伏击战,无声的光速割喉;

长枪短枪遭遇战,胜负在毫厘间的近身拼刺刀……

一镜到底,一气呵成。

代入感炸裂。

有人统计,锤哥电影中共亲手杀死64人。

拳拳到肉,刀刀见血。

论动作密度和强度,不输老杀神约翰·威克。

△ 网友p图

Sir必须请出导演本尊。

山姆·哈格雷夫。

谁?

确实名不见经传,但他在动作界可是老前辈。

履历包括:《金刚狼》剑齿虎武替,《美队1、2》美队替身,《美队3》《复联3、4》《饥饿游戏》《战狼2》等电影的特技指导。

△ 上:与美队在片场合影;下:《战狼2》花絮,与吴京讨论动作戏

《惊天营救》是他从替身演员/动作指导转型导演的处女作。

动作场面有这样的专业度,Sir一点不意外。

后来还有火箭筒、直升机、装甲车等重型武器加入。

肾上腺打满。

但如果只有这些,Sir只能给到A级。

A 的“ ”在哪?

动作电影,或者说爆米花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诟病的一环:

反派塑造。

这里反派有一个特点:

ta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甚至一种意识。

虽然电影中有一个最明显的反派:

当地最大毒枭阿米尔阿西夫。

但导演并没有把笔墨集中在他身上。

许多看似无用的闲笔,指向背后更庞大,更根深蒂固的邪恶。

Sir就说两段。

锤哥解救人质前,面对看管人质的混混头领。

两人对峙——

一个用印度语重复:给钱;一个用英语重复:证据(看人质是否安全)。

混混听不懂英文?

锤哥终于不耐烦——你们别废话,都挺忙的。

这下似乎激怒了对方。

混混突然拿起枪,怼着锤哥的头。

啪——

空枪。

屋子里突然爆发一阵狂笑,混混用惊讶的语气说:卧槽,他竟然眼睛都没眨一下!

接着用流利的英语开始交接流程。

原来你听得懂啊,干嘛整这一出啊!

在Sir看,并非废笔。

它恰恰挖出一方被罪恶长久滋养的土壤。

在这里。

你恶,我要比你更恶。

在这里。

邪气是正道,不怕死是本领,虚张声势是待客礼貌。

所以,你能在这里看到——

毒枭审问线索。

从天台上扔下一个小孩,就像扔袋垃圾般平常。

警察拦截犯人。

身为警察,他们随时能为利益助纣为虐。

连枪都拿不稳的孩子。

面对敌人,哭着也要保持战斗姿态,毫不退缩。

罪恶早已注入每个人的血液。

片名“惊天营救”没有夸张。

通过这些不起眼的渲染和铺垫,导演塑造出一个人数、实力、深度都与主角匹配的反派群像。

你一人闯入,还想全身而退。

那是动了整座城的奶酪。

最后,要说缺点了。

电影之所以被称作“爆米花”,因为没有新意。

连缺点都没有新意。

老旧的价值观,陈腐又并不动容的情感,硬凹的人性觉醒……

本来这次营救不过是一次花钱消灾的任务。

没想到。

锤哥作为一名老雇佣兵,竟然投入了感情。

人家想走肾,你偏要走心。

他一定要把营救对象,那个毒枭的孩子带出去。

???

你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情况?

他说,我知道啊。

不就是弹尽粮绝,不就是被人打断一只手打瘸一条腿,不就是整座城都在盯着我嘛。

哦对了。

还有可能让我的团队团灭;

有可能让曾经跟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被毒贩干死。

无所谓啊。

我就要。

于是,团队一个个牺牲。

兄弟,惨死在他的圣母心之下。

完了他还振振有词——我是为了正义啊!

这一切都早有预兆。

电影多次出现锤哥记忆中的闪回,阳光,沙滩,拉着手的小孩。

原来,他曾有个六岁的儿子因为淋巴瘤病重,当时不敢面对的锤哥选择了逃离,自愿去战场,因而错过了最后陪伴孩子的时间。

因此他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连敌人是孩子的时候,也会犹豫,多次手下留情。

为了孩子和家人,怯懦、平凡的人,能豁出性命。

这看似是普世的价值。

但当这套价值,放在一个经历过无数战争,亲历多次生命逝去的战争机器身上。

说得通吗?

战友一句台词说得好:

一个手上沾了千百人鲜血的杀手,讲同情就是伪善。

过于耀眼的圣母光环和双标的麻木形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悖论:

为了孩子,就能大开杀戒?

被杀的人,没有家人么?

至此,《惊天营救》在内核上破了功。

这也是Sir最不忍看到的结局。

——当创作者把作品局限在“爆米花”的舒适区内,你就只能产出一桶诱人但没有余味和营养的“爆米花”。

所有“爆米花电影”都如此吗?

绝不。

《疾速追杀》系列,主打暴力和动作,不也俘获一大批口味刁钻的粉丝;

还有爽片鼻祖。

乔治·米勒的《疯狂的麦克斯4》,用超乎常人的想象力搭建出那个末日世界,不也征服过奥斯卡评委。

归根到底——

大多数“爆米花”电影都在长久的妄自菲薄中丢掉了一种偏执的信念。

选择用面面俱到去掩饰心虚;

选择用安全套路去填补空洞。

唯独,很少人能咬着牙去拥抱那些不确定。

你说没有深度?

他把深度嵌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杀手世界里,藏在一枚钱币,一件衣服里。

你说没有表达?

70岁高龄的乔治·米勒,泡在无人荒漠里8个月。

倒腾那些废铁做的战车,那些蒸汽朋克的邪典妆容,绞尽脑汁设计那些诡异的台词和呐喊……

这件事本身,就是创作者最浪漫的表达。

说白了,就是相信。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相信。

如果《惊天营救》真的像新闻所说的,要拍续集。

Sir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

继续给我们爆米花般的炸裂和滚烫。

也请你。

放开了炸,尽力地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