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中的受害者「从无声中看校园霸凌中的欺凌者」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46更新:2023-04-29 20:24:37

校园霸凌,自古存在,似乎全世界都有。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些暴力是怎么在校园发生的,这些孩子的暴力是怎么造成的?我们需要找到根源,寻到解决之法, 因为这些阴影的影响可能是一生伴随的,甚至一不小心还会酿成悲剧。

对于施暴者,受暴者还有旁观者,甚至想把事件息事宁人的知情者,到底怀有怎样的心态,才会让悲剧一次次地上演。

我们先来了解一部台湾校园霸凌剧《无声》,讲的是失聪少年张诚准备转到启聪学校就读。聋人的世界,却不比听人的世界宁静。当他发现校车最后一排的“游戏”,融入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瞬间成为恐惧。

他眼见着心仪的女孩贝贝在游戏中遍体鳞伤、学长小光气势狂妄不可质疑,一群同学们又天真无害。张诚忖度着是否该揭开游戏的残忍真相,或加入游戏的行列?

当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界线越趋模糊,盘根错节的苦痛、无可倾诉的怨怼,种种困惑与不安在无声的校园蔓延。

虽然是电影但它是经过真实事件改编的,类似这样的事件或许就藏匿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孩子是天生就会欺负人,还是后天养成的?抑或是学校教育的问题?答案显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英国心理学家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博士的《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探究总结了欺凌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

格雷厄姆同时也是一个丈夫和两个儿子的父亲,他从事了18年的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在那之前曾做过11年的小学教师,有着近30年与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打交道的工作经验。

无法承载的精神扭曲

透过电影《无声》中对于角色的中性处理。比如校长不论是其对于事件发生后的不作为,还是处理过程中惺惺作态的模样令人心生厌恶,但她并非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格雷厄姆将他们看做事社群暴力者中的“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再比如阿诚作为一个捅破事件窗户纸的“正面”角色,他则是只能是社群暴力者中的“可能的捍卫者”,逐渐走向“积极捍卫者”的渐变。因为当小光承诺如果愿意侵犯班上的一个学生,他就不会再找贝贝的麻烦,否则他将继续欺负她。

所以在小光的威逼之下,阿诚侵犯了班上的另一个学生,而此举也致使故事结尾上演了一出悲剧循环。贝贝在经历无数次的侵犯之后,却还是选择“无声”地笑着与班上的同学相处。

记得《无声》导演在某次采访中提及:“我不想激起愤怒,也不想带有强烈的控诉意味。我也不想站在一个上帝视角去讲这个故事,善恶的分明是相对模糊的。”

模糊的善恶界限

再看《无声》作为本片中较为复杂的核心人物,学生小光既是校内施暴的主谋,也是长年来被教师侵犯的,显然他又是受害者。

小光长年受到教师的性侵犯,尽管事件的败露促使校长调走涉事的教师,但身心还未健全的小光必定早已百孔千疮。格雷厄姆认为欺凌行为与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着关联性。我们需要开始把经常性的欺凌行为更多地当做一种心理健康问题,而非其他。

所以反观影片最后阿城在无法承载痛苦的他与男教员在天台吐露,自己多年后再次见到侵犯自己的涉事教师反而很开心,顶着悲痛狰狞的面孔,他询问教员自己是否是变态,这与房思琪式的痛苦填补如出一辙,令人错愕的心声也成了精神扭曲的最好佐证。

在影片的前半段集中描述了小光指使其他人侵犯贝贝以及班上其他人,我们在面对暴力理所应当倍感愤怒。然后,当接收到来自影片赋予小光角色复杂性的拷问——假如所谓的欺凌者也是弱势的一员,那么出自对原罪的控诉是不是已不能满足我们对事态发展的考量。

现代欺凌的进化

现代社会,孩子成长中,恶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太少了……”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中描述青少年的攻击性应该如何安全释放。

当下的教育和少子化现象,都不太允许孩子攻击性的表达。比如打雪仗这种北方孩子的游戏,在很多学校是被禁止的。而精力充沛的青少年,必须要有一种途径去合理释放成长中的攻击性。

和河合隼雄的文章中,提到了以扣球为主的排球训练,带有“杀伐”气质的运动,确实能帮助孩子化解内在的冲动。我带领的青少年团体中,也有一个孩子有过类似“很爽”的表达。

另外,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也是相辅相成的。与其一味强化“友爱文明”,不如让孩子间正常的冲突“光天化日”。

试想,在有成年人保护与见证的“打架”,肯定要好过孩子们背地里、暗戳戳的欺凌行为,而且,孩子在“正大光明”的冲突里,才能学会建立自己和他人的边界感和分寸感。

说在最后

总而言之,格雷厄姆认为在面对欺凌事件时,一方面要从受害者和周围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同时也要从欺凌者这个“小恶霸”的角度来看。只有全面、系统地看待和分析欺凌问题,进行系统的预防和干预,才能帮助孩子搭建起安全、坚固的心智之墙,才能共同营造没有欺凌的校园。

而这本书的核心恰恰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透过欺凌视角,作者分析了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如依恋关系、安全感、自尊、情商、心理健康等,指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孩子填补心智之墙上的“缺口”,帮助孩子夯实心智、积累知识、提高社交和情绪成熟水平。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