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琴课「奥斯卡获奖影片钢琴课一场女性的无声呐喊与自我解放」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62更新:2023-04-30 20:39:26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将大门紧闭,再也没有谁,能闯进她神圣的领地 ——狄金森

《钢琴课》是由简·坎皮恩执导的女性电影,弥漫着盎格鲁撒克森式的不平衡美学,跳脱了循规蹈矩的流派电影,细腻入微地呈现出女性的内在情绪,不再遮掩修饰女性的本能欲望,体现出深厚的“女性关怀”,不得不说,真正为女性拍电影的,永远是女性自己。影片获得了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不论是在艺术效果还是人性探索上,都达到了极致,女主霍利·亨特也一举揽获了戛纳、奥斯卡双影后。

导演:简·坎皮恩

19世纪中叶,哑女艾达受父母之命,带着九岁的女儿弗洛拉改嫁到新西兰,素未谋面的丈夫斯图尔特为她抬走所有的箱子、桌子和行李,唯独要舍弃那架笨重的、老旧的钢琴,艾达由此对丈夫心怀怨怼,无奈之下求助邻居贝因带她去海滩弹琴,在悠扬的琴声和纯真的笑容中,贝因读懂了艾达的内心,用八十亩地和艾达的丈夫做交易,换走了钢琴并请毛利人运回家中,校准音后请艾达来上钢琴课,向她提出接受亲抚可以换回琴键。

《钢琴课》剧照:艾达和弗洛拉

久而久之,贝因渐渐打开了艾达的心门,他们身心交融,相依相偎,斯图尔特得知后,怒火中烧,砍下了艾达的一根手指,最终,贝因带着决绝的艾达离开了这个痛苦之地。艾达将钢琴抛到海中,重新组建了家庭,在爱的鼓励下,开始学习讲话,戴上金属手指,给小城的人们上钢琴课。

一、从“脆弱-应激-适应模型”分析,亲密关系的解体与重建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激烈的冲突,一方剥削另一方,或是吸引力消退等,都会让亲密关系走向解体和消亡。要得知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可以从“脆弱-应激-适应模型”分析。

亲密关系的准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主(有空间,占有欲不能太强)相似(价值观、兴趣爱好相似)开放(可以真诚地进行自我表露)公平(不利用、不剥削对方,尊重)吸引力(保持浪漫、拒绝平庸)

调查显示,女性更在意亲密关系中的自主、开放、以及公平,倾向于实用性和自我感受,而男性则更多关注吸引力,失去激情的亲密关系会令他们感到沮丧、乏味。

艾达漂洋过海来到荒凉的爱尔兰小岛,她对自称为神的斯图尔特抱有幻想和期待,然而当斯图尔特毫不犹豫舍弃她最珍视的钢琴时,艾达有一种幻灭的感觉,巨大的隔阂让她无法从这段婚姻中获得愉悦,在进一步的相处中,她更加感受到丈夫的狂妄、粗俗、势力、不堪。

他们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交流障碍,这样的关系是沉闷无趣的,而贝因却能读懂她的渴望,带给她愉快的相伴,给予她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替代选择的易得性,也改变了艾达和斯图尔特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关系开始走向失控。

脆弱-应激-适应模型

脆弱-应激-适应模型指出,婚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是谁,遭遇的环境,以及我们应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艾达在童年就存在不安全型依恋,比普通人更加敏感,更易受到伤害,适应能力较差,应激事件的发生,让本就不牢稳的关系彻底解体。

剧照:艾达

贝因带艾达离开了幽深的岛屿,重新组建家庭。艾达有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她时常会想起那架沉落在海底的钢琴,终日演奏着怪异的睡眠曲,她要埋葬自己无声的沉默在海底,放弃一些艺术性的表达,学着融入世俗,适应生活,来换取原始的生命力,以及生生不息的爱与关怀,这也是她为重建亲密关系付出的代价。

二、镜头语言和意象隐喻互为映照,构筑完全的女性世界

这是一部象征主义的女性电影佳作,仅仅是艾达繁复的裙子,就被运用到多个场景中,用裙撑支起的帐篷,贝因在裙下的欲望探索,海底撑开的裙摆如同绽放的花蕾,这些镜头都有一种压抑古怪的美感,配上迈克尔尼曼的音乐,让人灵魂出窍,同时也暗喻外在文明与粗犷自然的冲突与融合。

1、封闭的精神状态和被操纵的命运下,失声是对未知的恐惧与自我保护

影片从艾达双手掩面的镜头切入,眼神是胆怯的,躲闪的,不安的,独白是孩童的声音,那是从艾达心底传来的,她自六岁起就再没有说过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流。

来到新西兰的小岛上,艾达曾试图说过两次话,一次是对贝因表达爱意,争取爱情,一次是为背叛斯图尔特付出代价,换取自由。

那时女性更多的是沦为时代和权力的牺牲品,失声暗喻她缺少对命运的掌控力,同时也是一种非常规的自我保护。

剧照:艾达

2、钢琴是艾达的情绪表达和精神寄托

对艾达而言,可以失去衣服和餐具这些世俗的东西,但无论如何不能失去钢琴,钢琴是她传递情感的唯一介质,得知钢琴被丈夫交换后,她撕烂衣服,砸碎杯子,向丈夫强调钢琴的归属,却被告知“我们是一家人,有时候是要做出牺牲,你也不能例外”,斯图尔特侵犯了艾达的边界,她带着满腔愤怒,筑起层层壁垒,不让丈夫接近自己。

剧照:贝因

同样,贝因也是通过钢琴让艾达放下防备,逐渐走进她内心的。艾达不愿用自己的琴来教课,得知贝因已经调好音,而且只听不弹时,艾达欣喜若狂,在一次次热烈的注视和温柔的抚摸中,他们交换琴键,也交流感情,直到钢琴完全属于艾达,艾达也彻底爱上了贝因。

某种程度说,艾达与钢琴是一体的。艾达总是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如清教徒一般,克制、隐忍。当贝因即将离开时,艾达弹了一曲伤感的曲子,她失落至极,卸下了一枚琴键,在上面印着“我的心是你的”,托女儿送给贝因,然而,女儿却递给了斯图尔特,锋利的斧头落在钢琴上,也落在了艾达的手上。

喷薄而出的血溅在女儿的衣服上,女儿吓得面容失色,嚎啕大哭,可艾达却没发出任何声音,死一般的沉寂,她的眼神里不再有恐惧,而是透着一种决绝和坚毅,尽自己全部的力气向着贝因家的方向走去,即便倒在泥泞里,也倔强倨傲。

在与钢琴一起沉入海底时,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就像是最终的归宿,然而,意志选择了生命,她获得了重生,也实现了自我救赎。

3、女儿是艾达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

弗洛拉是艾达的手语翻译,她总能绘声绘色地传达出母亲的意思,同时也是艾达内心世界的外在显现。

在艾达和女儿一起去贝因家恳求被带往沙滩时,浓墨的森林背景下,母女俩表情动作完全一致,艾达如孩子般顽皮可爱;在贝因带艾达去岸边尽情地弹奏乐曲时,女儿在一旁翩翩起舞,映射艾达内心的欢呼雀跃;

第一次去贝因家上钢琴课时,艾达对贝因的感觉,如同女儿对门口那只小狗一样厌恶嫌弃,可渐渐敞露心扉后,艾达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女儿也开始关爱小狗;女儿喜欢玩带有性意味的游戏,衬托出艾达内心涌动的欲望;

当女儿在岔路口纠结将琴键送往何处时,代表着艾达内心的两种声音,一种是真切的情感表达,一种是客观的道德约束,最终女儿带回了怒不可遏的斯图尔特,艾达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依然坚定地追求爱与自由。

4、柔情轻抚,是艾达的真情流露

电影中有多个抚摸的镜头,细腻饱满,以手背触及,于手心旋转,在摩挲中传递着流动的情绪。

当艾达在岸边手足无措之时,她掀开钢琴的木箱一角,触摸到琴键的那一刻,她感受到满当的安全感,同时伴有微弱的自怜;当艾达在贝因家抚摸钢琴时,内心有着极度的渴望,在钢琴失而复得时,她又通过抚摸传递思念;当斯图尔特将门窗钉牢,限制她的行动时,她忘我地沉醉在与贝因的回忆中,对着镜子亲吻,还将斯图尔特当作贝因,在他的臀部轻柔抚摸,极力寻回那种感觉;当艾达离开爱尔兰小岛,她轻抚洒满阳光的清澈海水,也是在轻抚最终的归宿。

剧照:艾达轻抚钢琴

三、凝视主体的置换,将女性从“欲望客体”中解放出来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女性常常是被凝视的,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男性通过对玛琳娜性感与美艳的窥探来获取视觉快感,被凝视下的女性成为欲望的客体,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钢琴课》中则颠覆了传统叙事中的视角,赋予女性主动审视的权利,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和从属。

剧照:斯图尔特

贝因野性的外表下是柔软细腻的内在,他读得懂艾达的倔强与孤独,也满足艾达的需求与渴望。贝恩将钢琴视为艾达的化身,脱下自己的贴身衣物去小心擦拭,阳光下他不算紧致的身体,显得那样性感;在艾达弹奏时感受不到贝因热烈的眼神时,她无意识地掀开帘子去寻找,却看到了贝因毫无遮掩的身体,凝视主体的置换,凸显艾达的主体地位。

剧照:艾达与贝因

存在主义者这样定义人的本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由选择定义自身。

不容置疑,在贝因面前,艾达有着绝对的主导权,爱与不爱,留下或是离开,她完全可以决定,自由地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塑造个性,张扬主体地位。

四、女性觉醒:追求主体地位,找到内心归属

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提到,“对母亲而言,女儿既是她的分身,又是另外一个人,母亲既疼爱她,又与之敌对,将自己的命运强加给孩子”,但艾达与女儿的关系是舒缓轻浅的,女儿活泼开朗,古灵精怪,有自己的主见,她悠然自得地旋转舞蹈,无所顾虑地大哭大闹,轻快自在地翻筋斗云,弗洛拉并没有因为母亲的沉默而沉默,背负起母亲的命运,她们彼此区分,各自独立,不是不爱,而是不会借着爱的名义捆绑,失去自我。

艾达在嫁给斯图尔特后,没有为了关系而变软变弱,囿于斯图尔特设定的圈子里,遇到贝因后,也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去感受,她在精神上自给自足,始终坚守自己的内心,同时在爱的激发下,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找回女性的心理主体感,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真正做自自己,是既可以与他人相辅相成,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内心归属。

桀骜不驯、精神自主的艾达,在挣扎妥协过后,终于看清心之所向,与现实达成和解,她不再是那个只穿黑衣黑帽,冷漠游离且沉默矜持的艺术家,而是袒露自我,体验灵欲自然的独立个体,真正实现了女性的自我觉醒。

影片带来的现实思考

现实生活中,女性常常会被要求依照社会规范,在特定的年龄段结婚生子,一旦大龄未婚或者离异,就会被贴上打折出售的标签,这种物化打击女性的信心,削弱女性的主体地位,更可悲的是,受害者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成为施害者,荼毒着一代又一代心智尚不成熟的女性。

好在越多的女性拥有独立的思想,厚实的经济条件,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她们在伤痛中觉醒,从他人的期待中挣脱出来,在追求内在自我统合过程中成长,描绘出绚烂多彩的人生。所有人最后都会归于寂静,但一定会有一种呐喊,在每一个拥有坚强意志的内心深处。

——END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