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才是人生的开始「高考背后是青春面前是人生」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7更新:2023-04-30 21:42:13

今天是2021年6月8日,2021高考结束的日子。

不出意外的话,这篇文章发出的时候,今年的考生们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虚无感”。

作为全国第一大考,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国内初等教育体系的一个主要目标。

在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的少年们,他们人生的前十几年,都在为这唯一的一个目标而前行。

所以,当他走出考场的那一刻, 往往会觉得这一切结束的太快,有一种不真实感。

——背后是青春,面前是人生。

有趣的是,国内许多影视作品,却往往对这些最广大学子的青春“视而不见”,看看我们这些年火的“青春片”吧:

《少年的你》,关注的是校园霸凌;《致青春》系列,糖水爱情片;《匆匆那年》,糖水爱情片;《狗十三》,关注的是家庭关系;《同桌的你》,糖水爱情片;《青春期》系列,擦边球片....

总而言之,除了少数几部探讨了一下少年阶段的迷茫与焦虑,剩下的,不是贩卖集体回忆,就是刻意煽情。

而正儿八经把线索和焦点对准高考的片子,却难以寻觅。

当然,很少不代表没有。

2013年上映了一部电影,叫《青春派》。这部电影至今仍然是我心目中最棒的大陆青春电影之一。

不要被它的油腻的海报所欺骗。

《青春派》这部电影的故事只能说一般,但这恰恰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真实。他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学子的、色彩鲜明的青春。

它并没有去营造一种“残酷青春”的悲凉感,它只描绘了一个主角的小确丧:高考前和心爱的女孩告白,结果“惨遭”母亲阻止;翻墙出校门,结果把尾巴骨摔折了,高考没考好,于是复读了一年....

你说这残酷吗?其实也并不残酷。但是偏偏很能引起共鸣。它呈现的是一种很亲切的高中图景。我们的学生时代,身边或多或少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倒霉蛋儿,甚至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倒霉蛋儿。

这就是我们学生时代的样子:恋爱很美好,兄弟很搞笑,然而好好学习备战高考才是主旋律,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而且它还贡献了一首非常著名和热血的主题曲,至今都是莘莘学子热爱的“战歌”之一:南征北战演唱的《我的天空》。

再见我的眼泪跌倒和失败

再见那个年少轻狂的时代

再见我的烦恼 不再孤单

再见我的懦弱 不再哭喊

Now I wanna say Hello hello

我的未来

从前的人已经老去,未来的人尚未新生,但每个时代都有年轻的人。

让我们回到1977年,那个山河重整,百废待兴的年代。

当今,我们似乎正在消解“一考定终生”这样的观点,我们告诉年轻人,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在1977年,那场高考却确确实实的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走向。

那个年代,无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许多人一辈子都扎根在了深山里,荒野里,农场里。

我们可以在《高考1977》这部影片中,得窥社会与历史的另一层图景,然后再来想一想,高考的意义。

一考是否能定终生?

人是否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一场考试来定义?

这些问题,在今天似乎没有答案,而在当年,却不需要答案。

那些散落在广阔天地的年轻人们,他们面对时代的洪流,往往会感叹自身的渺小。

但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脆弱。

高考给了他们与命运决战的战场,那些纸、笔、尺子、算盘和圆规,就是他们的刀、剑和投枪,他们在人生的路上,绝不甘心退缩。

这场考试的重量对他们来说,比对你我更重千百倍。

那种不见硝烟的战斗,不见血的血腥,亦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他们只能胜利,他们也必将胜利。

最近很火的衡水中学“学生演说家”张锡峰似乎继承了这种精神,他在自己的演讲中说:“高考是为了改命!”

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一个少年的热血,去讲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去当更优秀的人....

然而具体是怎样的人呢?整段演说中似乎只有一句落到实处:“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高考的确是命运的转折点,但又确实不是人生的全部。

高考最多能让你上清华,但是清华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正如前文所说,高考结束之后,少年们陷入了一场“巨大的虚无”:接下来我该干嘛?

有的人就想走一步看一步,本科读完了,那接着考研吧;研读完了,再考个博吧,但博士也读完了呢?

有一位清华的博士曾问高晓松,我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高晓松反过来质问他:“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确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不知道他们希望被人们用哪个名字来称呼。

所以,他们看微博,看头条,看抖音,看知乎,他们希望从中找到答案,希望有一个人——或者一条算法能拯救他们。

但他们忘了问问自己。

《无问西东》作为清华的献礼片,却恰恰回答了这个问题。

高考是一种特殊的成人礼,它最大的意义是让你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有一句古老的箴言,苏格拉底经常用它来教育学生:“认识你自己。”

影片里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在所有人都争着学实科的时候,去学了“务虚”的人文学科;但也是他,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用泰戈尔的《爱者之贻》守卫学生心中的文明曙光;

影片里也有人投身商海,他事事争强好胜,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一个“赢”字;但他始终知道,他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有的追求真理,有的追求报国,有的追求爱情,还有的追求财富。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也是最大最重要的共同点:他们用自己的人格来定义他们的生活,而不是用生活来定义自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与此相比,张锡峰同学的“拱白菜”论,却像是反了过来。

试问,你来到了这个更广阔的的舞台,不应当是在这个舞台上绽放自己吗?为什么他在意的却是舞台本身?

没有舞者起舞的舞台,即便再华丽,仍然是空洞而无价值的。

最后,仍然祝今年的高考学子们能圆梦自己的Dream School,并赠予一句罗曼·罗兰的箴言,作为青春的结尾以及人生的开头:“人世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发现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