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前浪致敬默片时代在线观看「电影里的前浪致敬默片时代」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4更新:2023-04-30 23:10:08

时代的更迭往往依赖某项重大技术发明作为标志,比如几次工业革命中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与信息化。电影产业也是如此,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化……

在这种时代巨变的浪潮下,个人是渺小的,部分曾经的巨人也难免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善意地称之为“前浪”。

1、《舞台春秋》(1952)

翻开卓别林的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大部分作品爆发在上世纪20年代,也就是黑白默片的黄金时代。进入彩色有声片时代后,卓别林鲜有佳作,而《舞台春秋》正是他演艺生涯末期回光返照式的作品。

故事讲述一位曾经备受欢迎的喜剧演员卡维罗因过气沦为酒鬼,但他心地善良地帮助了一位因腿疾告别舞台的芭蕾舞演员塞瑞拉。同病相怜的他悉心照顾塞瑞拉,鼓励她重新站上舞台并获得成功。而卡维罗自己却事业不顺,沦落到街头卖艺,最终病死在自己一生钟爱的滑稽舞台上……

更有标志意义的是,这是卓别林与巴斯特·基顿唯一合

作的长片,也是这两位默片时代最伟大喜剧演员联袂向有声电影时代“敬礼”之作。此后,他们挥手告别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湮入新时代的浪潮之中。

《舞台春秋》是卓别林自怜之作,优雅的谢幕,告别演出。此片在美国多家影院禁映,他本人也被禁止重返美国。此后卓别林定居瑞士,直到1972年因受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才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2、《艺术家》(2011)

这是致敬《舞台春秋》的电影,有着相似的剧情。

故事讲述上世纪20年代,红极一时的默片喜剧明星乔治·瓦伦丁结识并提携了一名后辈女演员佩皮·米勒。当有声电影时代悄然来临之际,代表默片最后尊严的乔治与凭借有声电影蹿红的佩皮各自主演的影片档期撞车,一场象征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的决战就此拉开序幕……

它致敬卓别林,也向那些退居二线的老艺术家们致敬。我在《:一部向前辈致敬的电影》一文中写过:

“这部电影片名翻译作《老艺术家》其实更为贴切,它讲述了一个默片时代的男明星如何被时代淘汰,从风光走向没落的故事。

他们也就能在‘艺术人生’里露露脸,因为除了怀旧,他们已经跟这个时代脱节,无法再复制当年的风光。

他们默默过起了隐居生活,只是偶尔礼节性的出现在终身成就奖或是某某颁奖典礼上,过气或过期的标签已经深深烙印在人老色衰的皱纹里……”

3、《巴比伦》(2022)

时间来到2022年,真没想到,我们还能看到致敬默片时代的新电影,而它的导演只有37岁。

《巴比伦》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从默片向有声片转型时期几位电影人的兴衰史与心酸史。大浪淘沙,新变革必将带来新势力,而老一辈明星被拍死在沙滩上则是无法阻挡也无可奈何的事情。

其中最让人伤感的是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杰克·康拉德,那一袭萧瑟而落寞的背影优雅走上台阶的最后一幕让人心碎,带着昔日荣光与残存尊严继续苟活对于某些人来说原来是如此艰难。

康拉德的人物原型是默片时代风光无比的明星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经常出演风流倜傥的男主角,但在有声片来临后迅速被历史淘汰,38岁便死于因酗酒引发的心脏病。

时代向前的车轮,不会为谁而停留,纵然你曾显赫一时。但只要你真心付出过,仍会有人记住“前浪”,哪怕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正如《巴比伦》里那位影评人所说:

“一百年以后,当我们早已离开这个世界,只要有人把你的电影放进放映机,你就又活了过来。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有朝一日,今年每部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离世。而有朝一日,所有这些电影都会从尘封中醒来,所有的幽魂将共进晚餐,共同冒险,共同奔赴丛林和战场。

五十年后出生的孩子,会偶尔看到银幕上闪烁着的你的样子,觉得你像朋友一样亲近,尽管你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离世。

这是电影给你的馈赠,你要懂得感激。今时今日,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你会与天使和幽灵一起成为永恒。”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