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纪录片如何表现乡村振兴宏大命题浅析纪录片瓜熟蒂落艺术特色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4更新:2023-05-01 09:16:28

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宋满朝拍摄的反映乡村振兴宏大命题纪录片《瓜熟蒂落》,在中央电视台17套农业农村频道完美播出后,反响强烈。

片中电影镜头般的工整画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独具陕西韵味方言解说词运用,极富戏剧冲突的交叉蒙太奇叙事方式,恰到好处的悬念设置,把一群生活在黄土地的农民兄弟依靠种西瓜追求过上富裕日子,十五个月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生活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该片不仅令人感动,发人深思,更直抵心底让我们体验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共鸣。

事实说明,不断进取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不仅能够胜任、驾驭表达类似乡村振兴这样的国家宏大命题主旋律题材,而且还能在视觉表现手法上展现其独到的艺术见解。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的选材拍摄对象大多是底层、边缘人士的艰难甚至灰色暗淡的生活,因而所呈现的本体价值,常常被严重低估。

独立纪录片价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在独立制片的自主模式下,对当下政治、社会、民生等全方位的真实记录,体现了历史文献价值;第二是其自身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日渐成熟和多样化发展,并与国际纪录片发展潮流的逐步并轨,具备了电影学术价值。

独立纪录片导演宋满朝从一开始,对纪录片如何定位就有着清醒的认识与严格的思想自律。普世价值观的人文关爱思想,身处逆境的顽强奋斗精神,昂扬向上的强烈生命意识,超越自我的人生使命感,浓烈的家国情怀,是其作品的鲜明标志。

早期精心打造拍摄的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好作品奖和波兰纪录片大奖作品《老谢》就是一例。

《老谢》反映了宝鸡农民摄影家谢万清跨越生存境地实现农民办影展的感人故事。在纪录片《老谢》的拍摄中,导演宋满朝并未一味表现贫穷落后的底层人士艰难生存状态,而是把他(她)们身上展现出的人性真善美叠加放大,给观者带来了极大的思想震撼和精神感动,自此也奠定了个人在业界的一定知名度。

2020年初,宋满朝导演接到省上相关领导指示,要求《瓜熟蒂落》以建党100周年和乡村振兴为创作背景,聚焦“三农”问题,通过记录陕西省蒲城县重泉村一群种植西瓜的农民兄弟们的生活,体现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迁,老百姓的汗水和奋斗,乡村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如何用创新的艺术手法表现乡村振兴下普通农民同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反映出具有较强时代性、新鲜性、复杂性和形象性,体现出中国农村发展时代精神的作品,宋满朝导演的制作团队为此进行了大量细致、繁琐的田野调查工作,最终为纪录片《瓜熟蒂落》拍摄确立了国际化视野表达方式,并籍此讲好陕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一、宏大命题的个性化表达方式

摒弃“口号式”“标语式”的专题片习惯思维,通过“我”——这一社会情境角色概念的植入,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起伏跌宕的个体命运轨迹,反映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构筑美好生活的希冀,阐发他们与土地的关系,表现他们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思考。

在“梁学军”、“强强”、“梁斌”一个个“我”的农民个体形象的生动描绘中,折射出中国农业农村生产建设情况,真实而又艺术地呈现中国农民的现代“创业史”,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艰难与奋斗,温暖与关爱、创新与发展,展现了陕西省蒲城县重泉村400多西瓜种植户,在这片3600多亩黄土地上奋力前行的动人画卷。

二、叙事手法电影化

农村题材纪录片如何才能引起多层次受众的关注,更具有视听欣赏吸引力,导演宋满朝下足了功夫。

纪录片《瓜熟蒂落》强化了影像叙事功能,一改传统纪录片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主观、空泛的主观性叙事功能,采取真实电影不干涉拍摄对象的原生态生活,取材客观性,用画面讲故事的新颖的影像叙事手法。

摄制组深人农村基层生活,切实感受农民的“稼穑之苦”,从中提炼情节乃至故事,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仿真人生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是指观众可以从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人生的色彩纷呈中感同身受的,而不是导演告诉给他的,强加给他的,是观众自我理解的过程。

这种真实电影创作手法对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为此,为了精准构建“故事化”的叙事链,确保纪录片的“好看”效果,宋满朝导演将影像叙事建立的结构放在了矛盾冲突和高潮两个基本点位。

矛盾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是片中主人公不断战胜困境,战胜自我,实现梦想的阶梯。

片中农民梁学军东拼西借凑了13万元本钱,承包了30亩地种西瓜,只想实现一个朴素的愿望——等卖了西瓜有了钱,给老婆把老病看好,把漏雨的老房子修好,到时候才敢让儿子谈了几年的女朋友到家里看看。但是事与愿违,不仅瓜蔓得了枯萎病,减产严重,更悲催的是,南方客商停收了西瓜,梁学军20多亩亩晚熟品种西瓜还长在地里,最终从低于最初瓜价的一块一毛五掉到了五钱毛一斤才被客商收购……银行6万元的贷款,老伴看病,漏雨的老房子、复读的女儿都着用钱,梁学军一筹莫展。看到这里,观众不由得为农民梁学军一家以后的生机担忧。

水到渠成的高潮设置——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无论生存在那一个阶层,都有着对梦想的向往,并且愿意为之奋斗不懈,直至自我实现需求得以满足,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农民梁学军实现梦想的层层递进过程,也激荡着观众关于命运,关于梦想的内心的波澜。当不服输的梁学军第二年又种了30亩西瓜,历经雪灾、风灾危害,经过150多天的熬煎,2021年夏天,西瓜终于卖了每斤一块二的个好价钱,30亩卖了26万元时,农民梁学军的故事段落迎来了“量变到质变”的高潮部分。一直为梁学军命运担忧、揪心的观众长长出了一口气,与片中的主人公一起完成了战胜自我,实现梦想后的内心愉悦过程。

三、情节设计巧妙 “花开三朵 各表一枝”

纪录片《瓜熟蒂落》在顺序式叙事结构下,依据时间的线性、依照事件进程的因果链条,从事件开始到具体冲突,再到被强化,剧情到达顶点推向高潮的逻辑关系,构建了三条齐头并进情节线索,勾勒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创业”画卷。

一是农村政治生态线,凸显了基层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过程中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无论是农民卖不出的瓜,村民西瓜遭受雪灾、风灾后的农业保险赔付问题,西瓜根结线虫病,土壤板结和营养失衡问题改良方案,还是谋划建立村里的“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村支部书记满仓忙得踢脚后跟。黑瘦的脸庞,单薄的身体,整日风雨奔波,只因担负着全村人的指望。塑造了一位为改变家乡面貌勤勉工作的基层村党支部书记的良好形象,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的坚定决心,从一个侧面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奋斗历程。

二是农民生存、发展线——种西瓜的瓜农们在追求富裕生活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现实存在的较大冲突;

片中的农民梁斌脑子灵光,不仅会种西瓜,而且还是村里的一名辣椒经纪人,更可贵的是,梁斌有眼光有魄力,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他谋划着联合几个农民要在小小的重泉村里把自己的大冷库项目建起来,为反季节销售农副产品赚取较高利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梁斌还有品牌意识,把贴上自己商标的西瓜卖给了香港客商,2021年,43亩西瓜买了36万。追求科技兴农的梁斌的故事,反映了摆脱了单一土地粮食种植束缚的农民敢作敢为的崭新精神风貌。

三是情感线——血脉相连的几代人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片中多处的夫妻情、父子情感人肺腑。

为了种西瓜,大年三十一家人也没有聚在一起过年的瓜农强强,“在清明的前一天,强强把他“大”接到了瓜棚来住,由于疫情过年没回家的儿子,也回来了,一家人就像一根藤上的瓜,总算是在瓜庵子团圆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吃啥已不重要。

“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土地庙里的一副对联道出了千百年来为了过上好日子,以地为家的庄稼人起早贪黑,忍受亲人别离,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劳付出。农耕文明里血脉相连的亲情,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温馨的底色,美好的伦理道德尽在乡村田间一展无遗,相聚虽然短暂,温暖却长驻心间。这份朴素的情感,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四、同期声、悬念自然铺陈,营造出震撼人心的审美倾向

美国的一位剧作家曾说过:无论中外文化差异有多大,全人类的审美倾向却是相同的。纪录片《瓜熟蒂落》巧妙运用同期声、悬念的自然铺陈,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片中,当瓜农强强种植的十亩早熟西瓜瓜苗幸运的躲过了雪灾后,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寒流把苗全冻死了,损失惨重。

不知从那得到消息的老父亲,决定取出攒了半年多的养老钱补贴儿子。

书记满仓得知强强父亲来取钱时说道“全村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强强父亲回应道“人家(儿子)不给我说么”。

这段同期声,真实的把儿子宁愿自己扛下苦难,也不愿意让老父亲担心发愁的孝顺模样,老父亲却牵挂儿子的“事业”发展,愿意尽力帮儿子一把,舐犊情深的长者慈爱形象,真实的表露了出来,凝聚了父子两代人渴望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心愿。

接着在片中当满仓书记问强强父亲取多少时,一个巨大的悬念抛了出来——看到此处的观众心里就会不由得猜想,多少?还不得几万,至少几千!

当强强父亲说“把本里(农村养老本)的500元全取了给娃”时,瞬间巨大的心理反差,直抵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让人感动得流泪……老父亲把自己仅有的500元全取出来帮儿子度过难关,从不考虑自己的养老也要有用钱的地方。

天底下那个父母为了儿女,不都是无怨为悔,只是付出从无想过回报,这种观影时的情绪体验升华为人类共有的审美倾向,激发了观众强烈地情感共鸣!

五、蒙太奇手法亮点

后期剪辑是一次导演再创造的机会,面对160T的庞大素材量,宋满朝导演选择交叉蒙太奇剪辑手法,架构了让人凝神屏气的紧张气氛情节和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强化了矛盾冲突,将“剧情”稳步推向高潮,呈现出真实、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交叉蒙太奇剪辑手法,一方面表现了重泉村全体瓜农种瓜致富的主题诉求共性,另一方面又依据拍摄的人物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刻画了他们同是种瓜农民,但在面对雪灾、风灾、瓜蔓坏死等困境时,各自不同的应对策略的个性,塑造了强强媳妇直爽豁达、强强憨厚踏实、梁斌敢闯敢干,梁学军积极进取的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音乐风格浓郁的陕西地方特色

曾为美国电影经典巨著《公民凯恩》配乐的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曾说:音乐在银幕里的运用,挖掘并强化了角色的内在性格。

地方音乐元索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恰当的使用能为影视作品起到交代地理环境背景、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等非常重要的作用。

纪录片《瓜熟蒂落》独辟蹊径的采用具有秦腔、三弦配乐、民谣进行改编创作的主题曲等陕西地方民间音乐特色,很好地与纪录片的视觉效果统一成一种奇特又完美的视听体验过程。

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后在影像表达方面,制作组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进一步借鉴电影语言,强化特写镜头“静静的张力”思想穿透力,增强艺术感染力;学会多种转场技巧,使得段落之间的过渡变得更加顺滑流畅等。

八、结尾

纪录片《瓜熟蒂落》以全新的电影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民内敛、沉稳、勤劳、隐忍的气质、禀赋和性格,赞美了中国农民为实现梦想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运用东方哲学思想诠释了千百年来农民与土地的依存关系,辉映着人文关爱的温暖光芒。

作者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化工作办公室节目策划

纪录片导演、陕西省编剧协会会员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