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67年过去它依然是偷窥片之神没有之一」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947更新:2023-05-01 09:32:00

一种态度 一种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壶老酒 一部电影 一个知己,文章原创,欢迎品影。

电影 —— 作为一种描绘封闭封建的艺术,能提供以观众多方面的快感,其中之一就是偷窥欲(scopophilia),在弗洛伊德看来, “看” 的行为本身,就给人一种无言表的快感,被 “看” 的行为,也比别无二致。作为弗洛伊德的忠实拥趸,希区柯克在接受访谈时说【人分为两种,一种喜欢窥视别人,一种喜欢暴露自己,他认为自己更属于前一类型。】

所以,我们时常会在希区柯克的作品中,看到 “偷窥” 的元素,而其中最近代表性的影片就是《后窗》。清晨的阳光,正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住宅里,酝酿着新一天的闷热,居民们不得不打开窗户,以应对燥热难耐的高温。

男主角—— 杰弗瑞,是一名摄影记者,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撞断了左腿,他只能打上石膏,坐在轮椅上静养,这样喜欢冒险和游历的他饱受煎熬,终日里最大的消遣,就是透过窗户偷窥邻居们的生活。穿着清凉的芭蕾小姐,在冰箱里找鸡腿吃的时候,都不曾停闲舞步;楼下是带着助听器的太太,除了做雕塑就是晒太阳;郁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在钢琴曲前寻找着灵感;丁克夫妇躺在阳台上消暑,白天用吊篮把小狗放下去;推销员苏先生和久病卧床的妻子,似乎正经历着七年之痒,总是吵架;寂寞芳心小姐单身颇久,时常独自入眠,每一个窗框,都像一块银幕,上演着不同类型的小故事。

在拍摄这段戏份时 ,希区柯克给他们每个人都戴上了微型耳机,好让演员们知道自己如何走位和表演。开篇的两个长镜头非常经典,在小猫的带领下,摄影机模拟男主角的双眼,环视了一圈,展现场景整体的布局,而后家家大开的窗户,男主角头上的汗珠,温度计上的高温显示约为34.4摄氏度。

接口驶过的洒水车,几个元素交代了驱动故事的前置条件 —— 高温 。腿上的石膏、破损的相机、赛场事故、爆炸、战争的照片、封面女郎的海报,这些元素暗含着主角的多层信息。杰弗瑞的职业是摄影师,经历过战争的背景,冒险主义的性格,如果你仔细观察,为了铺垫杰弗瑞的周游经历,还能看到一闪而过的宝剑,以上谈及镜头所含的信息量,高校且令人信服,这就是视听语言的魅力了。

说回剧情,保险公司派来照顾杰弗瑞的护工 —— 斯泰拉,总是调侃他的偷窥癖,并埋怨他还不赶快娶了女友 —— 丽萨。在斯泰拉看来,丽萨是每个男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对象,杰弗瑞并非不喜欢丽萨,而是他自己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丽萨美丽、成熟、多金,实在太过于耀眼了,她是那种连裙子都不会穿第二遍的人,而自己呢,是个随遇而安的浪子,或许他们从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就在两人关于婚姻和爱情的谈话过后,对面入住了一对新婚夫妇,总是亲热个不停,杰弗瑞在一旁偷看得津津有味。斯泰拉嘲讽他为 “ sindow shopper ” ,这个短语的含义是 “ 在橱窗前只看商品而不买的人,”暗讽男主角。偷偷羡慕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却不加入婚姻的行列。两个人口中完美的丽萨,由好莱坞传奇影星摩纳哥王妃 —— 格雷丝凯莉饰演。

丽萨的出场方式相当梦幻。

“你有什么困扰吗?”

“嗯哼,你是哪位?”

“给老娘看仔细了,丽莎!卡洛!弗里蒙特!”

对于杰弗瑞来说,这只是个普通的夜晚,而丽萨觉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可以过的意义非凡。她把高档餐厅的晚宴搬到了家里,以庆祝杰弗瑞还有一周就可以拆石膏,丽萨【希望杰弗瑞离开杂志社,不要再四处奔波,她可以为他提供安稳体面的工作】。而杰弗瑞不肯放弃自己热爱的职业,【他想要的是一位愿意陪伴他,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的女人】。

屋里的丽萨正在准备晚餐,可杰弗瑞一直盯着对面楼的寂寞芳心小姐,独居的她准备了双人份的烛光晚餐。桌旁只有她孤单一人,扮演一个坠入爱河的女人,最后还是难免失意,杰弗瑞报以同情,还煞有其事地和她隔空碰杯;推销员苏先生为妻子端上了饭菜,趁妻子不注意,偷偷给自己的情人打电话。此时能听到远处警报的声音,暗示他们的婚姻处于危机之中,苏先生被妻子抓包,二人又大吵了一架。

自1927年的《房客》开始,希区柯克几乎客串了自己每一部电影,找希胖成为看他电影的乐趣之一,在本篇中希区柯克饰演了一位调钟的角色。吃过晚餐,二人又谈论起感情生活,丽萨提出【如果杰弗瑞实在不愿意留下,那自己就跟随他走好了】。杰弗瑞极力劝阻【他觉得丽萨对自己的工作有所误解,摄影记者并不是观光客,工作环境的恶劣和危险,是向来出入高档场所的她很难体会的。】

杰弗瑞不愿留下,丽萨无法跟他走,一个想保持现状,一个考虑未来的稳定性,两个人中的一个无法改变时,聊天只能终结。深夜时分,天降大雨,睡在阳台的丁克夫妇被淋醒,赶紧回到了室内,在拍摄这段戏时,希区柯克让妻子拿着耳机,去指导丈夫,又让丈夫拿掉耳机给妻子下达指令,而这两个指令方向刚好相反。在成品中可以看到,丈夫一开始想要把床垫拉向自己那一侧,并且两人产生了很自然的拌嘴,这也算是希区柯克在片场的恶趣味之一了。

被吵醒的男主,正巧看到苏先生,手提着大箱子,冒雨走出紧闭窗户的家门。40分钟后回到家中,没过一会儿,又提着箱子走出家门,反复三次,这让杰弗瑞察觉到一丝反常。天刚蒙亮,苏先生和一个女人结伴离开,而熟睡的杰弗瑞恰好没有看到。

新的一天,明媚依旧,昨夜的大雨,并没有带来凉爽,天气反而变得更加闷热,杰弗瑞和护士斯泰拉,谈起昨夜的见闻。【他觉得苏先生在往外搬运着什么东西】,斯泰拉则【表示这是人家的私事】,她劝杰弗瑞【不要再偷窥了,否则会惹祸上身的】。苏先生家的窗户打开了两扇,卧室的窗户还依然紧闭着;丁克家的狗狗,在苏先生的花坛上翻着着什么,这让苏先生也跟着有些紧张,杰弗瑞笃定他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了看清苏先生的动向,他拿起了望远镜和自己吃饭的家伙,此时看到苏先生正擦拭着昨晚外出携带的推销箱,还用报纸、包裹长刀和锯子,这都让这让杰弗瑞加深了对他的怀疑。入夜,之前还吵得不欢而散的男女主,转眼间拥吻在一起,丽萨问【一个女人怎样做才能让你动心呢?】杰弗瑞回答【只要她足够漂亮,就什么都不用做。】这是个有趣的双关语,一是说她必须足够漂亮,二是说她必须在他身边。

两人卿卿我我时,杰弗瑞非常煞风景地谈论起邻居的一系列反常行为,【他怀疑苏先生把妻子分尸了】,丽萨被杰弗瑞的言论,吓得花容失色,完全失去了亲热的心致。就在这时,苏先生拿着绳子回到家,径直走向妻子,那依然关着窗的房间,杰弗瑞的心思又一次飞了过去,丽萨终于忍受不了他的胡思乱想,明明自己身边有个佳人,两人的情感问题还没解决清楚,杰弗瑞却总是关心窗那边的事情,于是狠狠地斥责了他一番。

杰弗瑞抛出的疑点,在丽萨看来,只是无聊的消遣,她不相信会有人傻到开窗炫耀犯罪过程,更关键的是,杰弗瑞也没有亲眼看到犯罪经过啊!两人争执不下时,丽萨突然注意到苏先生正五花大绑一个超大的箱子,而久病卧床的苏太太,也确实如杰弗瑞所说,消失不见了,这次亲眼得见后,丽萨开始对杰弗瑞的说法起了兴致。

第二天,杰弗瑞打电话给老朋友 —— 道尔侦探,向他透露自己发现的这宗谋杀案,这是斯泰拉也起了兴致,加入到杰弗瑞的推理阵营。

“你认为他会在哪儿分尸?当然,会在浴缸里,只有在那,他才能洗去血迹。”

“他最好在血流出来前,把箱子弄走。”

杰弗瑞继续监视苏先生,发现他挺请快递搬走了箱子,而且还打了个长途电话。道尔侦探并不认为这是起谋杀案,【苏先生尽管行迹可疑,但那些不合常理的行为,也很好解释。并且在这么多窗口的注视下作案,太过明目张胆了,而且苏先生在杀人后,还能悠然自得地抽起雪茄,这显然说不通啊!】

不过看在昔日战友的情分上,道尔而答应他私下调查,这时候,丁克家的狗狗又在花坛的同一位置刨着土,这次还被苏先生赶走了。一番调查后,道尔侦探得到了一些信息,【苏先生靠着销售和批发人造珠宝赚钱,信誉良好,平时不爱交际,与邻居没什么接触,而且他的房契约即将到期,很可能只是准备搬走而已】。

早晨六点恰好是杰弗瑞熟睡的时候,大楼管理员和两个房客都目击了夫妻二人离开,去了火车站,杰弗瑞质疑【这都是凶手编造的,对自己有利的二手信息,难道有人亲眼看到他妻子上了火车吗?】道尔侦探也反问【难道你亲眼看到他妻子被害了吗?】道尔又补充【昨天下午三点半,从苏太太老家寄来了明信片,上面写着安全到达,感觉良好,爱你的安娜(苏太太本名)。】

杰弗瑞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道尔拗不过他,答应再帮他【去火车站调查,并跟踪下那个可疑的箱子】。入夜,作曲家正在准备派对,似乎是作品大获成功;寂寞芳心小姐浓重艳裹,为约会做了十足的准备;此时苏先生回到家中,手里抱着从洗衣店拿回的衣服,而后打包着自己的行李。

杰弗瑞惊觉苏先生这是要跑路,赶紧打电话通知道尔侦探,在长焦相机中,杰弗瑞发现了苏太太平时随身携带的皮包,还有里面的一些首饰,苏先生又打了个长途电话,看起来在和电话那头的人商量着什么。丽萨此时也加入到杰弗瑞的推理阵营,【手提包对女性有重要意义,即便不随身携带,也不会把包塞在丈夫的抽屉里,首饰更不会胡乱归置。】

丽萨靠女人的直觉很快有了自己的推论【电话那边的人还有和苏先生共同离开公寓的那个女人,绝对不是苏太太本人】。听到丽萨这段精彩的分析后,杰弗瑞腰部酸了,腿也不疼了,丽萨乘胜追击拿出了装着睡衣的包包,说【今晚打算留在这里过夜】,杰弗瑞也欣然接受了。

马克克罗斯(mark cross)这个品牌在中国不太出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美国的爱马仕,同样是历史悠久,以制作高级马具起家的奢侈品品牌。拍摄《后窗》前,希区柯克给朋友拉德德 · 墨菲(gerald murphy)也就是mark cross的老板通了个电话,说【他正在制作一部由格蕾丝· 凯莉主演的影片,希望杰拉墨菲为她制作一个包,以便在电影中携带。】这个包,因此被命名为“grace box”,也被称为“后窗”过夜包,今天还在继续生产中。

此刻,作曲家熙熙攘攘的派对,愈发拥挤而热闹,使苏先生那边显得更加冷清、黑暗,站在同一阵营的两个人,把刚刚的推论复述给道尔侦探听。而道尔此时用坚定的语气,给了个定论【苏先生绝对不是杀人犯!】道尔给的理由是【你看到的是别人的隐私,人们的隐私很难在公共场合解释,比如你在车库里也有锯子,这一生用过的刀,更是不胜枚举,你又用他们杀过多少人呢?】

当然,他如此坚定,是因为调查到了更关键的信息。【苏先生送妻子坐火车离开,目的地是苏太太老家,目击者非常之多,而且那个被五花大绑的箱子也被找到了,里边不曾出现与谋杀挂钩的任何东西。只有苏太太干净整洁的衣服,箱子也是因为锁坏掉了,所以才用绳子捆绑起来运送的。当地警察也确认了,箱子是被苏太太领走的,】对那些可疑线索的种种回应,似乎都如齿轮般绞合在一起,分毫不差。在道尔看来这个案子自然无法成立。

寂寞芳心小姐约到了一位年轻小哥,进了家门后,小哥却开始举止轻浮,寂寞芳心小姐愤怒地把他赶出了家门,怅然若失。回过神来的男女主开始自我反省【监视一个可能是罪犯的人,这个偷窥别人的行为,就情有可原了?况且现在苏先生可能是无辜的,他们甚至因此而感到失望,这真的是道德的吗?】

就在逐渐逐渐走向温和的时候,窗外突然一声惨叫,让所有邻居走到窗前,原来是养狗的丁克女士发现自己的狗狗惨遭毒手。也正是在这个富有戏剧转折,整个院子的样貌才用大全景和客观镜头呈现出来,杰弗瑞注意到所有的人都被邻居的叫声吸引,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黑暗中抽着烟的苏先生,苏先生为何杀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呢?难道它知道的太多了?

杰弗瑞想起狗狗在世时,刨苏先生花坛的事,作为专业的摄影记者,杰弗瑞洞察到了花坛的猫腻。【他曾经在两周前拍摄过花坛,花不会越长越矮,一定是有东西埋在那里,花被挖出来又栽了回去,狗狗也是因为嗅到了什么,才惨遭毒手。】就这样,杰弗瑞、丽萨、斯泰拉组成了三人监视小组,他们决定去查询真相。杰弗瑞写了一封匿名信,上面写着【你对她做了什么?】

丽萨把它塞到苏先生门下,苏先生看到心的反映确实不太对劲,此时,丽萨有惊无险的回来,杰弗瑞终于露出了不同以往的笑容。杰弗瑞用黄页本查到了苏先生的电话,把他支出了家门,丽萨和斯泰拉饶有兴致地去挖花坛,掘地三尺却什么都没找到,难道她们又想错了?两位女士一无所获,丽萨却不服气,居然踩着高跟鞋,爬上了消防梯,顺利潜进了苏先生家里。

斯泰拉突然发现,寂寞芳心小姐想服安眠药自杀,杰弗瑞立刻报警,危机时刻,作曲家的音乐让她停了下来。

“杰弗瑞先生,音乐让她停下来了。”

一方面,轻松下来的时候,一方面情况又十分危急,苏先生突然回来了,丽萨虽然找到了首饰,却被困在那里无法逃脱。杰弗瑞紧忙对电话那头的警察说【有人行凶】,苏先生发现丽萨后,对她动起手来,还好警察及时现身,让丽萨免遭毒手。聪明的丽萨假装是小偷,这样起码可以被安全地带到警局,丽萨拿到了关键的证据,向杰弗瑞展示自己的胜利成果,似乎是在说【那个戴在手上的结婚戒指,不仅属于曾经的苏太太,也属于未来的自己。】

可这一幕,刚号被苏先生看到,顺着这个方向,他终于发现自己处在监视当中,杰弗瑞立即躲到阴影处,和道尔侦探通话,让他去警局保释丽萨,并且告诉他【丽萨已经拿到了关键证据,苏太太是不可能把结婚戒指扔在家里的。而且苏太太坐火车回家那天,两人通过长途电话,苏太太没有理由再写明信片保平安。】道尔这次终于被说服,答应会核实长途电话的事,并保释丽萨出来。电话刚挂又响起来,杰弗瑞焦急地让道加快速度,苏先生被打扫惊蛇,可能会跑路了,可电话那边,是死一般的沉寂。

顷刻间,楼道里响起沉重的脚步声,杰弗瑞猜到是苏先生上门来了,腿脚不便的他无法迅速的锁门,两人在黑暗中对峙起来,眼看苏先生步步紧逼,杰弗瑞只能一次次点亮手边的闪光灯,延缓苏先生的行动。苏先生最终还是接近了杰弗瑞,两人扭打起来,杰弗瑞赶紧向窗外的警察们呼救,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还是被推出了窗外。

面对警察的质问,苏先生供认不讳【苏太太确实被他肢解了,石块扔到了河里,花坛里之前埋着的头部,由于备好奇的狗狗发现,现在转移到了公寓的帽盒里】案件告破,气温也终于降了下来,寂寞芳心小姐和作曲家在情感上似乎有了苗头;苏先生租住的房子,被重新粉刷;丁克夫妻养了只新狗狗;芭蕾小姐的爱人退伍归来;新婚夫妇不再拉着窗帘,还因为琐事开始吵架;杰弗瑞一脸安详,这回他的两条腿都打上石膏。丽萨卧在一旁看着《翻越喜马拉雅》,当确认这份熟睡后,又翻阅其《时尚芭莎》。

到此,影片结束,《后窗》是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1954年执导的电影,改编自黑色悬疑小说家康奈尔· 伍立奇*(cornell woolrch)1942年的短篇小小说《那一定是谋杀》(it had to be murder),本片在IMDB榜中排名第52位,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仅次于《惊魂记》。

与其他知名作品相比,后窗的悬疑惊悚性并不算特别强,但它有个最特别的地方,用希区柯克本人的话来讲《后窗》是一部纯粹体现电影技术的影片。一个不能行走的人望向窗外,这是第一个片段,第二个片段展示他所看到的东西,第三个片段表现他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电影观念中,最纯粹的表现方式。这个理论来源于苏联导演和电影专家库里肖夫的实验,他先是呈现演员脸部的特写,随后是一个婴孩的镜头,然后又出现脸部的特性,这时他脸上可能被解读为同情,如果这时把婴孩的镜头替换为一个餐盘,那么在同样的特写镜头中,你看到的可能就是旺盛的食欲。

库里肖夫认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子, 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称之为电影艺术】。在《后窗》这部践行库里肖夫实验的电影中,主角的演技就显得极其重要,饰演男主角的是好莱坞传奇男星 —— 詹姆斯· 史都华,AFI(美国电影学会)百年百大男明星第三位。史都华1935年进军好莱坞,1941年就凭借《费城故事》拿到了奥斯卡影帝,他在本边中饰演的是一位经历过战争的摄影记者,而现实生活中,史都华确实在二战时入伍了美国空军,对于纳粹作战时数次出生入死,最终还被授予了空军准将军衔,这让他成为好莱坞中军衔最高的影星。

女主角的饰演者—— 格蕾斯 · 凯莉,我们先前也提到了好莱坞传奇摩纳哥王妃,这是她第二次参演希区柯克的影片。在《电话谋杀案》和《捉贼记》之间,其实在希区柯克拍摄《电话谋杀案》的间歇,就一直跟王妃絮叨说【后面有一部片子,透过后窗看对面的房间,就会看到别人的小故事,他们都是什么人,有什么事会发现?】

不过当时,她已经同意出演一出演伊利亚 · 卡赞的新片《码头风云》(oh the waterfront ),就是马龙白兰度主演的那个。也是一部经典电影,这种情况下就要王妃尽快做抉择了。当时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读了希区柯克给的剧本后,王妃果断接受了《后窗》的召唤,这个选择让希区柯克开心极了。

格蕾斯· 凯莉拥有沉静、典雅的容貌,含蓄克制的内在激情,不时闪光的艺术才华,又甘愿聆听他的耳提面命,可以说她满足了希区柯克在专业和私人情感上的各种幻想和需要,有一阵子,他甚至觉得不需要别的演员了。可以预见到,如果不是1956年嫁到摩纳哥,格蕾斯· 凯莉将和希区柯克继续合作,创造更多的经典,不过这种遗憾也让《后窗》显得更加伟大和弥足珍贵。

当确认王妃出演时,希区柯克更加投入了塑造女主角的形象,尤其在服装造型方面,他直接找到了好莱坞电影是最重量的服装设计师,没有之一,就是 —— 伊迪斯 · 海德,你离。海德也是个传奇,34个奥斯卡提名,8次获奖,是至今为止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女性,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经典形象,也出自她手。希区柯克把剧本交给海德时,就已经标注了女主角的每一套服装,并对各种不同颜色和样式做了详细说明,这些服装哪怕放到60多年后的今天,也毫不过时。

丽萨第一次梦幻般出场时,装扮也显得梦一般飘逸,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灵感来源是迪奥新风貌(new look),束腰合身剪裁,v字型落肩领口、层层叠叠的雪纺和薄纱,黑色漆皮飘带,不需要任何介绍,就足够让我明白这是个多金且时尚的上流女士。

第二套装扮相比之下,在气势上内敛多了,在双肩和小腿加入了黑色薄纱,显得低调且性感。对面的芭蕾舞小姐穿着同样是黑色,但更薄更透更诱惑,这也是为了体现杰弗瑞总是被窗外事吸引注意力的手法。

第三套是当时典型的职场女性套装,为了让丽萨稍微降低自己的吸引力,让男主和观众更注意到她推理案件似的分析,此刻也是二人关系的转折。寂寞芳心小姐穿着的也是相关的绿色,但是更加鲜艳,这里也是用了对比反衬,使色彩暗淡的丽萨不再那么瞩目。

第四套是睡衣,在拍摄这场戏时。希区柯克觉得这套服装,让女主的胸部显得不太饱满,希望可以往里边塞点儿什么。设计师海德走进更衣室,和王妃说【希望可以放一些胸衬进去,】。王妃直言拒绝了她,她认为放胸衬和被观众看出来,而且她压根不想用这东西,最后王菲只是在褶皱处提了提,尽量挺胸站直,但没有使用胸衬。当王妃走出更衣室,回到拍摄现场时,希区柯克式打量了一下,然后对海德说】第【你看。效果的确不一样。】

第五套裙装则偏向于日常,减少了不必要的层次,剪裁更加宽松灵活,这是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而且这套裙子以白色为底色,在夜晚显得更加鲜艳和灵动,和旁边的斯泰拉形成鲜明对比。

影片最后,丽萨换上了衬衫,牛仔裤,平底鞋,一套更加中性,更亲和力的装扮,自然是为了表现女主角已经做好和男主并肩生活的打算。

特吕弗说【希区柯克的电影就像俄罗斯套娃,他的悬疑电影,也是好看的爱情电影,他的爱情电影,也是好看的悬疑电影。】本片就是如此,表面上在讲一个谋杀案,其实男女主两人的爱情还有周围邻居的爱情琐事,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后窗》堪称电影版的爱情百科全书,它包含了爱情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形态:单身寂寞芳心小姐总是渴望爱情;男女主则是处在恋爱和婚姻的边缘,来回游离;新婚夫妇每天如胶似漆;苏先生和妻子经历着七年之痒。

我在搜索《后窗》剧本的时候,才注意到,甚至连一闪而过的鹦鹉(lovebirds)也是成对的,希区柯克简直是细节狂魔。影片的最后,邻居们的感情状态,像是经历了一个轮回,寂寞芳心小姐变成了芳心小姐;新婚的夫妇开始因为琐事吵架;男女主的感情状态趋于稳定。许多人在看过结局后,特别是看到女主角换书的行为,认为他们已经貌合神离了,当然,这可以是一种解读。

在我看来,丽萨证明了人可以在不放弃自己的同时,为了爱情去寻求突破和改变,其实相处这回事,无非就是求同存异四个字。在维持共性和不侵犯自身原则的基础上,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差异,在亲密关系中相互妥协和包容,并不是懦弱的表现,相反,这样的爱情才牢不可破。

希区柯克是公认的电影大师,他同时也是剖析人性的大师,偷窥是本病的重要主题之一,就像我片提到的,邻居们的窗框就像一块块一幕银幕,主角在偷窥邻居的生活,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其实也在偷窥主角的生活。这就有点像卞之琳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就不自觉的参与到了对另一个封闭世界的观察,看到和听到本不属于我们权力范围内的影像和对话,武断点说,假设不用担心被发现的话,出于弗洛伊德的性本论也好,出于好奇心也罢,所有人都会去偷窥,当然了,是非病态意义上的。希区柯克抓住了这一普遍存在的人性,在影片中放大甚至带有一丝嘲弄意味。比如说护工斯泰拉和女主的丽萨,在影片前半部分都对杰弗瑞的偷窥嗤之以鼻,因为那是不道德的,无疑的消遣,后面两人都没躲过真相定律,不仅愉快地加入到偷窥阵营,甚至分析的津津有味、头头世道,当决定去挖苏苏先生的花坛时,她们甚至直接把男主抛在一边。

偷窥显然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这本身是不道德的,谋杀破坏了他人的生命权,而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谋杀显然是更不道德的行为。有趣的是当二者相遇,偷窥的罪责,似乎就无足轻重了。与道德相关的伦理学难题是没有唯一解的,不同的答案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就足够了。

说希区柯克的电影,怎么能不提影片中的谋杀案呢?苏先生杀妻分尸是希区柯克结合了当时英国的两则社会新闻编出来的。比如 【女人不会随便舍弃自己的首饰】这个桥段,就来源于克里本案。克里本是伦敦的一名医生,他杀死并肢解了自己的妻子,过了不久,亲朋好友和周围的邻居,发觉他的妻子消失了,克里本就骗他们说【我的妻子出去旅游了】。但是他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伦敦群众发现克里本的女秘书带着他妻子的几件首饰,就是因为这个细节,克里本最后才被警方逮捕。

对现在的观众来说,惊悚阈值被调动得越来越高,口味也越来越刁钻,《后窗》中的谋杀案就显得没什么劲头。线索和动机一开始就被主角和观众掌握了,而希区柯克又自带悬疑符号,观众们大多会多一层考虑,这么明显的凶杀案线索,一定是误导观众的障眼法,后面大概率是某种误会和反转,而结局凶杀案是真的。一如我们最开始最简单的想法,没有反转,反而成了最大的反转。

苏先生被逮捕的时候,甚至招供招得飞快。整个影片都像是希区柯克的一个大型恶作剧,你以为希区柯克在第一层,其实他在第五层。《后窗》根据康奈尔 ·伍立奇的短篇小说《那一定是谋杀》(it had to be murder)改编。相比于原作,《后窗》的情感焦点和美学更加热情幽默,这非常仰赖海耶斯的剧本,海伊斯原本是喜剧和悬疑广播剧出身的剧作家,和希区柯克合作了四部电影 ——《后窗》《捉贼记》《怪尸案》《擒凶记》。《后窗》绝对是质量最高的,个人物对白写得非常有趣,而且信息量十足,细节伏笔很多,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原片。

最后简单谈谈场景吧,《后窗》的场景巨大且细致,由希区柯克亲自督建,里面有31间独立公寓,其中12间作为主要场景,配备了全部家具和摆设,甚至还通了水电。饰演芭蕾舞小姐的演员在拍摄期间,就直接住在这里。不过在前期筹备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派拉蒙制片厂当时没有那么高的摄摄影棚,艺术指导和派拉蒙高层商量【如果无法向上,那我们是否可以向下拓展呢?】派拉蒙方面当即同意,立刻就清空了地下室,谁让导演是希区柯克呢!

五十年代,是希区柯克最充实且激情的创作期,一个精良的创作班底,两位极具票房号召力和演技的主演,以及来自派拉蒙不加干预的全力支持,共同成就了这部影史经典。这部影片也影响了后世相当多的导演和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