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嘉两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37更新:2023-05-01 16:02:2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路攀升的除了气温,还有城市的经济与活力。

嘉兴向上海发来邀请函:4月28日,2023上海•嘉兴城市推介大会暨嘉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沪举行。大会以“‘嘉’在长三角 智创‘兴’未来”为主题,全面推介嘉兴城市品牌形象。

2023上海•嘉兴城市推介大会海报

身处长三角“朋友圈”的嘉兴,为何能不断跑出“嘉”速度?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着天时、地利、人和。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助力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可谓“恰逢其时”。

天时

发展机遇史无前例

阳春三月,位于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的祥符荡科创绿谷,呈现出一派“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在这片“最江南”之地,一座现代风、未来范的祥符荡科创绿谷研发总部正加速崛起。就在这片热土的不远处,工作人员正在亲水步道上布置绿植。一条由七处天然湖泊串联形成的美丽“珠链”——“蓝色珠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本月底到下月初即将完工。

空中俯瞰祥符荡科创绿谷研发总部

2019年,浙江嘉善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组成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嘉善成为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两个“示范”叠加,机遇史无前例。这个地嘉人善的江南水乡,战略性、重要性、引领性,不言而喻。

高标准编制“1 1 N”重点规划体系、明确“一城一谷三区”五大空间功能布局、推进“十百千”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十四五”以来,嘉善“双示范”建设按下快进键,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绿色共保联治、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提升、活力新城品质“六个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推行全域创新。

“好风景”上新,“新经济”提速,嘉善以清晰的布局和细腻的针法,“绣”出一幅“双示范”城市新图景。作为长三角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绣”出的精美图案,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画卷中的精彩一笔。

连江通海的嘉兴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五周年。五年间,如何将发展蓝图变成干事创业的“施工图”、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嘉兴谋划确立了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成果如何?从这些数据中不难找到答案。

首位战略四年以来,嘉兴地区生产总值从5424亿元跃升到6739亿元,年均增长4.8%,居全省第五;财政总收入从945.4亿元增加到1030亿元,年均增长2.9%,居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65.7亿元增加到596.5亿元,年均增长1.8%,由全省第五上升到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19万元、3.74万元分别提高到7.2万元、4.6万元,收入比从1.66:1缩小到1.56:1,农村居民收入已连续19年居全省第一。

今年一季度,嘉兴完成制造业投资290亿元,同比增长24.1%,规模列全省第一,制造业有效投资牢牢牵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成绩单亮眼,但嘉兴一刻都没有松懈:嘉兴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入选全国首个跨省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正式获批,通苏嘉甬高铁正式开工,嘉兴机场全面动工……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

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效果图

如今,这座城市有了新的重要任务。在去年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嘉兴被赋予“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一历史新定位新使命。到2035年,嘉兴将全面建成量升质优实力型、动能充沛创新型、内畅外联枢纽型、幸福宜居品质型、改革争先活力型、融通内外开放型、数字引领智慧型的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其实,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不仅关乎嘉兴转型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站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系统回答“什么是现代化城市、怎样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时代课题,在践行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方面创新示范,率先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地利

不止要做地理中心

展开地图便能发现,嘉兴的邻居各个“身怀绝技”,不仅有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台阶的上海,还有经济体量超过万亿GDP的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合肥等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嘉兴可以说是这些“万亿城市”的中心点。成为大城市间的桥梁枢纽,嘉兴拥有绝对的“地利”。

今年3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迎来启动建设两周年。现场会上,虹桥品汇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与其嘉兴分中心等深化合作签约,上海机场集团与嘉兴等地深化航空合作签约,海宁市与昆山市“链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合作签约。

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

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将嘉兴的平湖、南湖、海盐和海宁纳入南向拓展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嘉兴发展的又一轮重大机遇。

“世界的虹桥”走来,嘉兴站上“超级风口”。两年多来,加快建设“三区一平台”,落地实施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100亿元,12项成果入选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践创新案例……发展热度持续升腾:

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上海至嘉兴新时代“重走一大路”“南湖•1921”红色旅游专列开通,世界互联网乌镇峰会效应进一步显现,互联网科技成果展示馆投入使用,高端会务会展功能不断提升;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建立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嘉兴)基地、浙江科创助力板总部服务基地,获批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杭海数字新城成功入选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进一步做实,依托G60科创走廊创新主动脉,加强科技创新协作,率先发起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布局建设了一批创新活跃、生态优越的“科创湖区”,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院名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海宁浙大国际联合学院列入全国首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嘉兴公、铁、水、空立体交通齐头并进,加快构建高能级铁路枢纽、海河联运枢纽、长三角航空物流枢纽、高效便捷公路枢纽。

全市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密度均居浙江首位。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沪平盐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嘉兴机场全面开工。海河联运加快发展,嘉兴港位列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第83位,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世界级港口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3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5.39万标箱,较上年分别增长4.33%、28.44%,两项生产指标均稳居全省沿海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全省沿海港口第一。

嘉兴港集装箱堆场

不难看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嘉兴发展提供持续加速度,但这座城市要做的显然不是一个地理中心,而是一个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

人和

注入澎湃发展动力

在上海枫泾和嘉兴嘉善,一份古地图《清代枫泾镇区平面图》流传颇广。这张清代康乾年间的地图显示,当时枫泾镇区分为“南镇”与“北镇”,而“南镇”的一部分正是今日的嘉善枫南村,这意味着,现在的金山区枫泾镇、嘉善县枫南村与周边区域曾属同一个行政区域。

清代枫泾南北镇示意图

嘉兴和上海地理上水陆相连、文化上同根同源、经济上相生相融,特别是平湖、嘉善两地与上海有长达100多公里的边界线。行政有边界,发展无边界。毗邻地区的发展,双方背靠背往里站就会形成一堵墙,而面对面往外站,才有牵手和拥抱的可能。

在嘉兴养老院颐养天年的上海人陈阿婆,再也不用从家背药过来,刷上海医保卡就能直接医保结算;家住平湖的姜梦婷开车驶向上海,和朋友共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唱会,路上只需50分钟;去年9月,满怀憧憬的一年级新生鲜美妍,进入新建成的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就读,感受长三角合作办学的优势……沪嘉紧密串联在一起,“同城感”不断增强。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地相近人相亲的“人和”传统更进一步转化为澎湃的发展动力。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承接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嘉善“双示范”建设国家任务的嘉兴,如何做好两大优势“叠加”这篇文章?嘉兴的答案是:逐渐从参与“接轨”,转向更深层次的推动“同城”,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嘉兴、留在嘉兴。2022年末,嘉兴常住人口达到555.1万,较上一年增长3.5万。在苏浙皖三省40个设区市中,常住人口增量排名第八位。人口持续流入的背后,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从基础设施、产业科创到公共服务,未来嘉兴与上海对接步履不停。联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融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上海漕河泾海宁分区等平台合作水平……“功能互补”“优势叠加”被写入了2023年嘉兴市政府工作报告,要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同时,支持嘉善“双示范”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品质等工作也为嘉兴从长三角“地理中心”迈向“中心城市”激发动能。

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摆在嘉兴面前,这座“越努力,越幸运”的城市,将交出怎样的时代答卷,令人期待!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