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音乐全面回顾在线听「哈利波特系列音乐全面回顾」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99更新:2023-05-01 17:10:55

「影乐志」ID:SoundtrackM

和我们一起,关注电影音乐一百年

文 / 孙新恺

有这样一段电影音乐,它是魔法城堡的重重迷雾,它是从神秘站台开启的勇气时光,它是轻挥魔杖时的灵光一现,它是展翅飞翔的白色猫头鹰那小小的、无法在心头抹去的身影,它是小伙伴并肩成长十年间的所有故事。它会唤起你对魔法的所有记忆,它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脍炙人口的配乐。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八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把魔法狂潮席卷到世界各个角落,这八部电影在十年的创作中,经过克里斯·哥伦布(Chris Columbus)、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麦克·纽维尔(Mike Newell)和大卫·叶茨(David Yates)四位导演之手,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成果。熟悉好莱坞创作者的读者都会知道,许多导演都会偏爱于某一位作曲家长期合作,这也是所谓的“御用搭档”。而这些导演自我独特的艺术见解,自然为每部电影都带来了不同的音乐感受。

| 霍格沃茨:一段乐史 |

当2000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处于筹备阶段时,哥伦布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罗伯·莱纳(Rob Reiner)等一众候选导演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所执导的《小鬼当家》(Home Alone,1990)、《窈窕奶爸》(Mrs. Doubtfire,1993)展示了其儿童作品的水平,而被制片方相中,而履历上的《小精灵》(Gremlins,1984)和《七宝奇谋》(Goonies,1985)等电影更是让他成为《魔法石》这部儿童奇幻作品的不二导演人选。哥伦布在两部《小鬼当家》作品跟《真爱同心》(Stepmom, 1998)中,都有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的坐镇,留下了百听不厌的佳章。本身在配乐界便架海擎天的威廉姆斯,对于奇幻题材更是手到擒来,两人的强强联手,奠定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开端风格,著名的“海德薇主题”不但被后来者继用并贯穿八部电影,更跻身成为最为家喻户晓的电影音乐行列。

▲ 约翰·威廉姆斯

尽管原著作者J·K·罗琳执意华纳兄弟在选角上严格启用英国和爱尔兰演员以保证电影作品的纯正英国气质,哥伦布的执导和威廉姆斯的音乐创作却更偏向美式奇幻作品。明亮的铜管号角曲式,纷繁复杂的歌剧式主导动机创作以及色彩斑斓的交响乐器编制,都是威廉姆斯的典型标签,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配乐形式的再生。至今仍用铅笔和谱纸来创作的威廉姆斯,有着十分独特的创作习惯:他几乎从来不读剧本,而是等到影片拍摄完毕剪辑成形后,才与导演坐下来观看初剪并讨论音乐,以获得与观众角度类似的第一印象,这也便是行业中被称为“Spotting Session”的环节。然而对于《魔法石》来说,这个习惯却被打破。早在电影被提上议程之前,儿孙满堂的威廉姆斯便早已陪着他们读完了原著。用他的话来说,“我们祖孙三代都爱读罗琳”,而这一部配乐作品,是“从一个孩童的视角去感受这个魔法世界”。的确,《魔法石》的配乐与作曲家其他儿童作品一样,都是充满童真的。从《E·T外星人》(E. 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到最近的《圆梦巨人》(the BFG,2016),他都在儿童电影中秉承了儿童视角的理念,而与子女儿孙一起读《哈利·波特》,相信也为他带来了不少儿童角度的考量和满满情意。

《魔法石》在票房上令人瞩目的成绩使得华纳兄弟马不停蹄筹备续作《哈利·波特与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2002),而导演哥伦布和作曲家威廉姆斯再度联手回归。然而2002年对老人家来说是繁忙的一年,当时已70岁的他仍然劳模式地接了四部配乐项目。除了《密室》以外,还有年初的《星战2:克隆人进攻》(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以及排在《密室》后的《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这让心有余力不足的作曲家提前做好了第二手准备:找帮手。谁知这一举措,让《密室》的配乐成为《哈利·波特》系列中“创作真相”最为扑朔迷离的一部。

▲威廉·罗斯

威廉姆斯在创作开始前便和作曲家兼配器师威廉·罗斯(William Ross)打好招呼,万一档期冲突难以两顾的时候,烦请罗斯帮忙改编《密室》的音乐素材。结果《猫鼠游戏》的确让作曲家难以脱身,于是在当年5月与导演哥伦布一同看完初剪后,威廉姆斯着手创作了一批包括“密室”、“凤凰福克斯”、“洛哈特”、“飞车”和“小精灵多比”的出色音乐主题,并把各个主题在影片中的安置点吩咐给罗斯。罗斯则负责把这些新主题与《魔法石》中的旧主题加以适当改编,加入影片 。这些音乐主题素材丰富程度赶超《魔法石》,尽管在原声碟中占据过半数曲目,在电影中却呈现出另一番光景。《密室》中的配乐,有不少段落翻炒《魔法石》的冷饭,新主题也并没充分利用。也许是档期过紧和后期剪辑时临时加长戏份的缘故,还使得同期《星战2:克隆人进攻》中夜幕之下在首都追逐刺客的配乐被稍加改动后植入《密室》的魁地奇球赛之中。有人认为威廉姆斯陆续忙中抽空创作了绝大部分作品,罗斯功劳可有可无;另一些则认为威廉姆斯的创作仅限于新的主题,罗斯鬼斧神工地模拟了老爷子的风格完成了配乐。这个讨论至今无定论,而威廉姆斯一句“看电影时我也分不清哪些是谁写的了”更是增加密云。但可以肯定的是,《密室》的配乐虽儿童视角依旧,却增添了更多黑暗和冒险的元素。“海德薇主题”的黑化,“蜘蛛”戏那毛发森竖的瘆人递进,都为这部作品蒙上了更多的恐惧和悬疑。

在执导了两部电影后,心满意足的哥伦布决定退出魔法世界的舞台,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2004)导演一席最终交给了罗琳心仪的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尽管哥伦布深知系列朝黑暗的转变,并在头两部的画面视觉进行了逐渐褪色处理,但卡隆的到来,把才真正为《哈利·波特》系列的风格带来了关键的黑暗化。此外,魔法学校的主人公们第一次在学校穿上了麻瓜的休闲服饰,让电影视觉上把当代的现实和远古的魔法融合到一起。威廉姆斯的创作在卡隆的指引下也是最大胆奔放的一次。音乐不但延续了前两部的语汇,更褪去了童真实现阴暗转向,并通过加入了大量当代和古典的较为成人的音乐元素,与卡隆的前卫视觉风格相融合。酸性爵士的串场,莎士比亚之《麦克白》的引用,外加大量巴洛克宫廷风格的诠释,都让这部作品富含文化背景的考量和成长带来的沉重,绝对是系列中最为特立独行的一部。

由于威廉姆斯手上压着包括《星战3》的四部大制作配乐项目,他选择了离开哈利波特,因此系列配乐的威廉姆斯时期在此告一段落。英国导演麦克·纽维尔接任《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2005)的导演席,并点名选择曾有几次合作的苏格兰作曲家帕特里克·道尔上马。纽维尔选择道尔的原因有三——“戏剧性、魔力值和幽默感”。道尔自八十年代入行以来,为多部英国文学作品电影创作配乐,其中还包括不少莎翁名著,因此笔下的音乐里英国文化底蕴和舞台戏剧性十分浓厚。在他手中,《火焰杯》摇身变成为一部英国戏剧色彩强烈的电影。

▲ 帕特里克·道尔

影片中,许多出角色亮相、事件转折时的音乐处理,与其说是电影配乐,更不如说是舞台配乐,冠冕堂皇宣告叙事节点不但头头是道毫不含蓄,更饱含了缤纷的感情色彩,不时能令人想起道尔早期的《哈姆雷特》(Hamlet,1996)和《亨利五世》(Henry V,1989)。譬如片头三校出场之时,便是极好的例子。随着霍格沃茨特快掠过银幕,城堡首次展现眼前,温暖的圆号将道尔新作的霍格沃茨主题缓缓道来; 布斯巴顿学院的马车随飞马凌空而降,小提琴组和清脆的风铃则呈现出轻盈而柔美的动感;德姆斯特朗学院的大船从水中如猛兽般升起,铜管和大提琴夺过主导权,用厚重的低音托起这艘鬼魅的帆船。一首曲子中完美串起三所大校的堂皇登场,并传达出家园、女校、男校的色彩,称其为教科书式的创作绝不为过。此外,观众若是留心倾听,还能察觉到《火焰杯》中作曲家道尔的苏格兰根基。凯尔特的味道,在不经意间,从音符的字里行间之中流露出来。哈利·波特的音乐,可以说在道尔手上真正实现了本土化。

《火焰杯》之后,制片人大卫·海曼(David Heyman)大胆启用了自己赞赏有加的电视剧导演大卫·叶茨执导《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eonix,2007)以及剩下的三部作品。叶茨为自己的首部电影长片选择了老搭档作曲家尼古拉斯·胡珀(Nicholas Hooper)为《凤凰社》和《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2009)谱写配乐。胡珀同叶茨一样,虽有大量电视剧经验,电影长片创作却是头一次。一名初来乍到的新人,立马就接到这样投资高昂的作品,定是骇人的。

▲尼古拉斯·胡珀

胡珀所呈现的音乐风格,也与以往的哈利·波特作品有很大差异。他时不时代入了自己蓝调吉他手的早年音乐背景,并融入了包括爵士的多样化音乐元素。他继承了道尔场景化音乐写作,却忽略了音乐主题的重要性。这两部胡珀的“场景音乐”呈现出一个十分鲜明的两极分化特点:大量喜剧音乐和恐怖音乐共存。一些比较轻松的段落,在米老鼠化的喜剧音乐下更显滑稽。《凤凰社》中几处音乐出彩的场景,如乌姆里奇新官上任、邓布利多军暗中练习等,都是戏谑色彩十足的蒙太奇段落。韦斯莱双胞胎大闹考场的烟火曲,和《混血王子》中鼻涕虫俱乐部的晚宴小品,则饱受影迷乐迷所诟病,毕竟当配乐戏谑得过火,会使得场景显得幼稚可笑,甚至令观众尴尬。反观悬疑之处,他那些尖锐骇人的无调性音符则让恐怖指数直线上升。像摄魂怪袭击女贞路、冥想盆回忆等时刻,闭眼倾听绝对会误认为是在看《招魂》(Conjouring,2013),也难怪这两部电影上映前的宣传都标榜为“系列中最黑暗的一部”。胡珀这些处理,似乎有对场景拿捏失真之嫌。不过新老相比之下,《混血王子》比《凤凰社》更为成熟,虽然上述情况鲜有改善,但音乐主题的增加和对关键情节的处理,都能体现胡珀的进步。他的两部配乐,虽说是哈利·波特中最为弱势的创作,但对于首次涉足电影长片的胡珀来说,也算是可圈可点。像是“乌姆里奇主题”、凤凰社飞跃伦敦、邓布利多与哈利前往魂器洞穴这几处音乐,无疑成为系列中的闪光点。

当华纳兄弟宣布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1 & Part 2,2010 & 2011)的拍摄后,叶茨曾考虑重邀威廉姆斯回归。然而最终的指挥棒落在了法国作曲家亚力山卓·德普拉(Alexandre Desplat)的手中,由他为哈利·波特的上下两部终章画上壮丽的句号。虽说德普拉擅长的领域多是文艺剧情片,但他发起狠来驾驭《死亡圣器》 却毫不含糊。在经过胡珀两部疲软的创作之后,德普拉重整旗鼓,把哈利·波特的终章领回正路。

▲ 亚力山卓·德普拉

《死亡圣器》两部电影的配乐气场十足,风格十分统一,而且原创度极高,除了点到为止的“海德薇主题”和“邓布利多挽歌”,两部作品几乎没有引用前六部的配乐。在重新为主角和事物赋予丰富的主题语汇之余,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向威廉姆斯靠拢。倾涌而出的密集音符,波澜起伏的旋律线条,嘹亮高亢的铜管,都是威式标签。一年后的动画片《守护者联盟》(Rise of the Guardians, 2012)更加体现了这些年里德普拉对威廉姆斯作曲手法的致敬。不过,这位法国作曲家的个人标志并未被埋没,循环推进的固定音型,长线条的弦乐旋律等这些更符合现代大片审美的元素也处处可见。长期创作剧情片的经验,让他在《死亡圣器》中渲染大场面动作戏份之余还十分追求细腻的情感刻画。德普拉在下部中创作的“莉莉”主题被精心地放置在片名出现之时,声明了波特母亲在这一部的精神核心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莉莉”主题独唱者是久石让(Joe Hisaishi)的女儿藤泽麻衣(Mai Fujisawa)。在空灵凄美的女声回荡下,哈利·波特系列历险故事二十载的波诡云谲终于迎来了宏大的结局篇章,这一刻,正与邪缠斗,生与死交错,爱与恨并生。

| 拨开迷雾看主题 |

威廉姆斯使用歌剧的主导动机结构进行创作,使得音乐主题成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关键元素。主导动机是几个音符的组合, 成为某些人或事的指代。这些主导动机在歌剧中发展为不同的角色、事件主题,同源之余却千变万化。回顾《星球大战》,威廉姆斯利用各种主导动机进行创作,塑造出一个个丰满的音乐形象,其中大小主题跟动机合计超过五十个;霍华德·肖尔(Howard Shore)的《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中则高达九十余个。虽然哈利·波特系列在不同作曲家的更替之下主题难以保持一致,甚至在胡珀时期数量大幅下降,但是整体依然有着相当可观的音乐词汇量。尽管不能一一详解,却能选取一些核心的主题进行盘点,以展现这部系列配乐的叙事魅力。

海德薇主题

哪个看过哈利·波特的人哼不出海德薇主题?这个贯穿八部电影的标志旋律,背后自然大有文章。在《魔法石》仍在拍摄、威廉姆斯一帧画面也没看时,华纳兄弟决定让他为预告片创作一段音乐。他仅凭对文本的印象,写出了哈利·波特的第一首音乐——这便是后来我们烂熟于心的“海德薇主题”。神秘雄浑且充满魔力的音乐让制片方觉得与电影是如此相衬、浑然天成,决定让威廉姆斯继续沿用进正片。一段本是无心插柳的预告片专用配乐,最终不但渗透进漫漫十年中的每一部电影,更成为一代影迷心目中的魔法象征。开头轻盈而充满回响的合成器钢片琴旋律,与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异曲同工,在作品中泛指一切与魔法世界相关事物。音乐继而提升行进速度,转入著名的飞行主题。在木管的铿锵的吹奏之中,气息十足的乐感把飞天扫帚凭空画出,钢片琴和小提琴组的轮番接替,这展现出更加轻盈的一面。最终威廉姆斯让管弦齐放,迸射出力与速度齐攀升的高潮。这一章节的音符之密集,甚至让录音当天初次获得乐谱的伦敦交响乐团乐手们倒吸冷气。飞行主题被威廉姆斯用在一切与飞行相关的场景之中,光轮2000、火弩箭、魁地奇球赛都少不了它的踪影。

“海德薇主题”作为系列的标志,在片名出现时使用已是个不成文的规矩。直到《混血王子》时,才被胡珀用其他音乐取代。他用“食死徒主题”开场,以便音乐更好融入开场的动作戏里。到了《死亡圣器》里,不爱用旧素材的德普拉就把“海德薇主题”丢得更远,鲜有引用。倒是在海德薇为护哈利而壮烈牺牲时,被他冷不防拉了回来,扔下个催泪弹。虽然德普拉不爱用,但导演却又别的想法。当哈利从地道爬进有求必应屋、凤凰社成员重夺霍格沃茨、以及片尾演职员表中,威廉姆斯的原版“海德薇主题”录音都被重新用进电影,狂打怀旧牌之余,也算是图个有始有终。到头来,“海德薇主题”并不是独立的一个主题,也从来不是海德薇的。因此华纳兄弟在《神奇生物在哪里》的预告片中植入这个主题,并让作曲家詹姆斯·牛顿·霍华德(James Newton Howard)继续融入配乐之中,纵有商业推广的考量,也算是合情合理 。

哈利

尽管大难不死的男孩自幼丧亲,他的音乐形象却永远牵系着父母莉莉和詹姆斯。《魔法石》中,哈利躺在地板上为自己画生日蛋糕时,他的主题首次出现,善良而孤独的旋律虽是蕴含稚嫩,却透露出一丝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笔触,预示他即将开始的非凡历程。当哈利伫立在厄里斯魔镜前与父母首次同框时,这个旋律再次勾起他对家人的渴望。当爱与荷尔蒙的萌发之后,道尔则重新创作了哈利主题,以突显步入青少年时期的渴望。这个新主题在哈利邀请秋张作为舞伴之时,把这种感觉体现得丝丝入扣,一洗尴尬的现场气氛。随着主人公的成长和故事的推进,哈利、罗恩、赫敏三人之间的纽带愈发牢固,德普拉创作了三人行主题,伴随他们踏上猎杀魂器之路。在《死亡圣器(上)》的开场,三人独自出发前往对方之时,三人行主题徐徐响起。伴随着赫敏忍痛抹去父母的记忆,音乐在影片的开篇便赚足观众泪水。

伏地魔

接手的每位作曲家都为黑魔头写了不同的主题,掐指算来简直跟他的魂器数量不相上下。早在《魔法石》里,威廉姆斯就写出了三个与伏地魔相关的主题,分别诠释他的阴谋、恶名和本尊。从古灵阁银行中亮相的魔法石不祥三音,到奥利凡德告知哈利孪生魔杖秘密之时的普罗科夫耶夫式恶灵舞曲,再到奇洛教授解下头巾露出伏地魔真容的恐怖铜管,黑魔头的阴云笼罩着影片,曾被教会禁用的撒旦三全音,也被作曲家埋藏于其中。魔法石的不祥三音被沿用至《密室》,泛指与密室相关的阴谋,而舞曲式的伏地魔主题,也在汤姆·里德尔用异位字谜揭示身份时再次粉墨登场。到了《火焰杯》里,既然道尔替换了哈利的主题,那刷新一下伏地魔的音乐形象有何不可?于是一段蛇行般的上行音阶应运而生,并在片头得以全方位大型展现。此后每当阴谋初现,特别是三强争霸赛之时,蛇行音阶都有露头,从潜意识的角度慢慢侵袭噩梦连连的哈利。直至高潮黑魔头复活之时,这个邪恶感满格的主题附上他身,正式揭示为伏地魔主题。尽管后来者胡珀和德普拉都有创作独立的伏地魔主题,但远不如威廉姆斯和道尔的写作来得具有代表性。

魁地奇

麻瓜的奥运会有入场曲,那么给巫师界的体育盛事魁地奇球赛写进场音乐也是理所当然的。曾为1984年奥运会谱写过号角曲的威廉姆斯抓住这个机会,在《魔法石》中写下了节庆意味十足的魁地奇号角曲。其中铜管齐鸣,锣鼓喧天,热闹而洋溢的气氛赶超他在《星战1》中写的飞船赛的彩旗游行进行曲。而“海德薇主题”中段包含的飞行主题也与球赛紧紧相扣,在影片中两者完美相接,上天入地。随着影片的发展,《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黑暗和冷峻使得欢腾的魁地奇号角曲难以容身,威廉姆斯则应运新谱了“魁地奇赋格”。赋格这种声部错落相继模仿的创作形式,其拉丁语本意便是“飞翔”。这首小调的魁地奇赋格的乘着急速的波浪式密集音符,用铜管声部和提琴声部相互模仿,错开进入,在电闪雷鸣中的球赛之中把“危机”与“速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没有巴洛克时期的精巧,但其蕴含的力量,相信巴赫听到也会瞪目。经过两个学年的魁地奇球赛空缺后,“魁地奇赋格”在《混血王子》中再次回归,只是经过胡珀之手重新编曲后,略显斯文。

神奇动物在这里

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充满了异想天开的神奇生物,作曲家们又怎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发挥一下音乐的驾驭能力呢?小精灵多比在威廉姆斯憨态可掬的木管写作之下,诠释着善良和捣蛋的真谛。凤凰福克斯那温暖而上扬的旋律在涅槃时悄然奏响,在密室啄瞎蛇怪时灿烂翱翔,让人光用耳朵便能听到那火红的羽翼。伴随着窸窸窣窣的下行半音阶,一群群蜘蛛向禁林蜿蜒,一组组八音的半音阶,恰恰对应着毛绒爬虫的八条长腿。如此具象的写作,着实是在威廉姆斯创作生涯中继“耗子”、“蚂蚁”后又一蛇虫鼠蚁力作。镜头下移,潜入密室之中,凌厉刺耳的号角,宛如蛇怪的牙刃,每一次攻击都戳痛观众的鼓膜;而哈利挥舞的格兰芬多宝剑,则踩着锣鼓大钹的击打,每一划都割裂银幕,砍向大蛇,动作与音乐的契合,别有芭蕾舞剧韵味。目光回到禁林,刚劲的鼓声锤出鹰头马身有翼兽冲刺起飞的力度,平滑如水的小提琴旋律则伴随着巴克比克的展翅在湖面疾驰滑翔。

| 巫师们的巫师调 |

另一点值得欣赏的,便是创作者对源音乐或画内音乐的重视。源音乐,指的是画面中有明示或暗示有源可寻、片中人物都能听到的音乐。威廉姆斯本为对角巷创作了中世纪听感十足的巫师乐队表演,却最终被导演取代。他在《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再次尝试,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霍格沃茨唱诗班晚宴曲目“不惮辛劳不惮烦”(Double Trouble)。其歌词源于莎士比亚《麦克白》中女巫围绕坩埚吟唱的文本。一段“不惮辛劳不惮烦,釜中沸沫已成澜。不惮辛劳不惮烦,必有恶人来”(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 Fire burn and caldron bubble. Double, double, toil and trouble; Something wicked this way comes),让我们一窥巫师界的音乐世界,还顺便玩了一把莎翁对巫师和魔法的执迷。这首曲子的旋律并不止于晚宴,而是在各种乐器编配之下千变万化地贯穿电影。当霍格沃茨特快急刹、摄魂怪空降突查之时,羽管键琴悄然奏响“必有恶人来”一句旋律,可见威廉姆斯的深思熟虑。

在《火焰杯》中,道尔则把源音乐的创作带到了新的境界。魁地奇世界杯的营地上,凯尔特风格的爱尔兰队吉格舞曲顿时把观众代入冰冷湿润的气候,被浓烈的文化气氛包围。当球队登场之时,道尔让整个小提琴部演奏反复演奏这首吉格舞曲,并把录音叠加,呈现出震撼的球队队歌。后来当麦格教授宣布圣诞舞会并把罗恩拎出来示范的时候,道尔曾在拍摄现场即兴钢琴演奏让演员起舞。这首即兴圆舞曲,最终被导演采纳,经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后,从正片中的留声机大喇叭里传了出来。此外,金蛋里的人鱼歌、圣诞圆舞曲和霍格沃茨乐队的进行曲都给了道尔极大的发挥空间,呈现巫师们的音乐。 通过后期的混响,这些乐段时而画内、时而画外化身配乐,在银幕内外自由穿梭。除此以外,制片方还请来了Pulp乐队的贾维斯·卡克来创作三首原创摇滚,并请来了Radiohead和Pulp等乐队成员来出演“古怪姐妹”,并在圣诞舞会上演奏,其中就有跨界配乐家强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这里,我们听到了巫师音乐的摇滚一面,领略到他们流行巨星的风采。要知道,唐克斯和金妮都是“古怪姐妹”的忠实粉丝呢!

还有一处优秀的创作,便是胡珀在《混血王子》中为霍格沃茨唱诗班谱写的安魂曲《夜里》(In Noctem)。其旋律在改编“海德薇主题”的基础上,加入了英语和拉丁语相间的唱词,圣咏般的回响着实凝重,为邓布利多之死埋下沉重的伏笔。尽管唱诗班戏份最终被删去十分可惜,但这首绝美的安魂曲被重新利用在晚宴演讲和食死徒的入侵霍格沃茨的戏份里,绝对是电影里点睛的一笔。

尽管影史上不乏出色成功的电影系列作品,但是由同一位作曲家从头到尾担任配乐创作的则并不多得。哈利·波特系列中四位作曲家的参与,自然使得系列音乐整体的结构和连贯性与《星球大战》、《指环王》、《夺宝奇兵》、《黑客帝国》和《回到未来》等由一人操刀的作品没法相提并论。因此,纵观哈利·波特八部配乐结构,在整体性的缺乏之下,值得欣赏的是每部作品所展现的个人风采和其与时俱进的变迁。从强烈的歌剧式结构,到场景化的音乐创作,十载时光已逝,八部作品中的片段有的熠熠生辉,有的或显黯然,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已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完结而成为影史或珍贵或平凡的一部分。

本期作者

孙新恺

微博@寂寞的音乐博主

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协会成员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