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李梅「李梅用戏剧的酒瓶装上反映现实的新酒」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4更新:2023-05-01 22:25:30

文/刘月娇

2023年2月中旬,秦腔传统剧《再续红梅缘》在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成功上演。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李梅携弟子陈黎、李迎同台演出,扮相秀丽、形神各具、鲜活精湛。

表演结束后,观众用鲜花和经久不息的掌声祝贺演出成功,致敬秦腔艺术。“很多戏迷都是晚上买票来看戏的,演完以后,光谢幕就谢了好长时间。观众也不走,喊着要我返场。”李梅说,“好的戏是要靠市场检验的。”

她从艺四十多年,不仅是优秀的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西安交大戏剧学院院长 ,也是“秦腔学府”的“掌门人”、更是秦腔艺术赓续的“守艺人”和“传承者”。她在守正创新、继承发展秦腔曲艺上躬身笃行,让秦腔艺术、戏曲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

从艺之路

1969年,李梅出生于陕西西安灞柳岸边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西安的十里长街,最不缺的就是光影故事。小时候的李梅经常跟着当警官的父亲外出听戏曲,看电影,那些都成了她最早的艺术启蒙。

自她小能歌善舞,对表演艺术非常感兴趣。

1980年,11岁的李梅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之初;12岁初次登台在《三对面》中饰演银屏公主一角;13岁就站上了舞台中央;14岁成为《杨七娘》戏中主要角色;15岁主演《杨七娘》一角;16岁演出了秦腔《游西湖》中的"鬼怨"一折,跃上了戏曲艺术征程的第一级台阶 。

当时的她未曾预料,自己的人生从此将与戏曲和秦腔的发展交织缠绵。

七年学艺,让她系统地学习了唱腔艺术,表演程式,基本要领,把子、腿功、技巧、圆场等步骤均在其列。主攻花旦、小旦兼刀马旦,李梅在这七年的学习生涯中,硬是练出一身文武兼备的扎实基本功,这为她以后的艺术之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李梅在表演训练班因擅长演古装戏并且能文能武,还塑造过许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所以毕业后留在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担任演员。在这里,她对戏曲有了真正认知,也唤醒了潜藏在她身体里的艺术自觉。

1990年,李梅随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并获得优秀奖。

1994年,李梅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戏曲特技展播演出。同年,赴云南、兰州等地参加"西北荟萃" 戏曲演出 。此时的李梅,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

1996年, 李梅主演了眉户现代戏《留下真情》,在戏中扮演主角刘姐;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佳表演奖 。

李梅一举成名,此同年,出演了秦腔历史剧《蔡伦》,戏中饰演蔡伦的妻子苦荷一角,获全国梆子戏新剧目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同时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十大新闻人物";陕西省"新百名秦腔演员优秀唱段"评选活动特等奖;中国戏剧"金三角"表演一等奖;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迟开的玫瑰》、《王宝钏》、《寒窑记》、《大树西迁》……她的多部作品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很多人眼里,戏曲演员是碗“青春饭”,李梅对此不以为然。李梅性格活泼,平易近人,对戏曲艺术非常痴迷,只要聊起她的爱好,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从艺多年的体会,一边说,一边眉飞色舞、声情并茂地边比划边哼唱起来,痴爱之情溢于言表。她四处拜师学艺,向名家请教,虚心向姊妹艺术学习,提高表演水平 。

2010年,李梅参与了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的活动;活动中"陕西李梅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在西安曲江新区正式成立。这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一个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化艺术实体 。

李梅与张涛、惠敏丽合作,主演了由方军执导,邓火林编剧,西安曲江影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秦腔音乐艺术电影的《寒窑记》,片中41岁的李梅饰演王宝钏一角。

当时一时舆论哗然。有人臆测她是“曲霸”不愿给年轻人机会;有人直言“演王宝钏的妈还差不多”。种种质疑没有令这位在各年龄角色间自如跳跃的李梅却步。

她开始重新研读思考“王宝钏”这个人物,试图把握角色灵魂。

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4日,李梅出席了《寒窑记》在西安市李家村万达影城举行了剧组见面会,该影片在西安11家影院上映 。同年,她又主演了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中的孟冰茜一角 ,分别获得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表演奖和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

一边是同辈乃至后辈相继告别舞台;另一边是李梅人到中年丝不减对戏曲和秦腔的热爱。

作家贾平凹说:“在太多诱惑的年代,年轻的从艺人难得还待在戏剧舞台上。李梅在地方剧院十多年不从俗流,酷爱秦腔,苦学苦练,终于在不易走红的戏剧舞台上走红,应有贺联:莹飞光自照,梅雨色不褪 。”

2015年,李梅出演了传统秦腔《再续红梅缘》,该剧借鉴了京剧《游西湖》、川剧《红梅记》、越剧《李慧娘》和粤剧《再世红梅记》等不同剧种的精华部分,保留了秦腔《游西湖》中《鬼怨·杀生》的经典桥段及"吹火"绝技,并在剧中跨行当分饰青衣、花旦两个角色 。之后她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知·行"演播室,拍摄了标题"一带一路"的节目专访 。

四十年很短,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光阴总是如流水一样匆匆而过;四十年很长,对于秦腔艺术来说它足可以塑就一位引以为荣的名角;李梅用四十年的孜孜追求,完成一个秦腔艺术家对这门艺术的尊重与爱恋,而秦腔也成就了李梅的"梅吐芳菲" ,深耕艺术田地,斩获多项大奖。

从政之后

2015年,李梅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被任命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从舞台表演转向管理岗位,对李梅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意味着责任。

作为秦腔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在研究表演的同时,李梅把地方戏曲的发展融入到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戏剧作品。她认为,文艺和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李梅的带领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了秦腔传统剧《再续红梅缘》、秦腔历史剧《诗圣杜甫》《关西夫子》、碗碗腔历史剧《杨贵妃》,移植改编了《马前泼水》《赵锦棠》《锁麟囊》,并进一步加大现代戏创作生产力度,创作了秦腔现代戏《项链》《路遥的世界》《苦乐村官》,碗碗腔现代戏《骄杨之恋》、“梅花版”陕西戏曲抗疫情景剧《生命的光芒》等涉及社会诚信、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等多个主题的剧目。

“我们要用戏剧的老酒瓶子,装上滚烫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酒。”在李梅看来,戏剧形式是古老的,但现实生活是鲜活、富于变化的,艺术不能脱离生活,应该跟着时代的步伐,讴歌时代与人民。“用旧瓶装新酒,让人们品尝到符合这个时代口味的酒,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继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始终致力于中国戏曲的传承和人才培养。

李梅在政协会上留给记者和代表的印象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者”,“思维敏捷又稳重得体”,“回答问题语速很快,几乎不用考虑,一气呵成”。

“陕西是教育大省,但在艺术类高等教育方面,戏剧教育目前仍是空白。”李梅说,陕西要依托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举办一所以培养中国地方传统戏曲人才为特色的戏剧学院,打造中国戏曲教育新高地,推动中国戏剧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创办西安戏剧学院,不仅可以弥补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无高等本科戏剧教育的空白,还能形成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中国戏曲学院的差异化发展。”李梅表示,陕西要创新戏曲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破解地方戏剧艺术人才断代、学历层次低等困境。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教育部为优化国家戏剧类艺术院校结构布局,已同意把设立西安戏剧学院纳入陕西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

李梅身边的人都赞赏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有能力,有才华,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很易于亲近,没有距离感。”

去年,李梅被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同时,联合国邮政、法国邮政、德国邮政、奥地利邮政还将发行国际和平艺术家邮票,以邮为媒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常有人将李梅比作女强人,与人交往的她亲切得像邻家姐姐,工作中的李梅却又有自己强势,坚持的一面。

李梅多年来一直将弘扬地方戏曲作为己任。不论是在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在各地调研的报告里,还是在演出舞台上,她都为唱响秦腔秦韵,为弘扬和传承戏曲文化身体力行。

流媒体时代,传统艺术形式遭遇冲击,包括李梅为之付出一生的戏曲。然而对美的追求、对创作的思考、对艺术永不熄灭的热情,将会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身上传递。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