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电影心理学解析「从心理学角度为你解读黑天鹅这部奥斯卡电影到底在讲什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6更新:2023-05-02 06:54:50

电影《黑天鹅》是由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拍摄并且于2010年上映的一部惊悚片。这部电影由娜塔丽·波特曼、文森特·卡索、米拉·库妮丝等主演,并且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黑天鹅》主要讲述的是芭蕾舞演员妮娜,由于从小缺失父爱并且在母亲极度扭曲的掌控欲下,她一直活着犹如一只纯洁无暇的白天鹅。但为了能演好舞蹈《天鹅湖》中的“黑天鹅”这一角色,她选择挣脱一直以来禁锢的牢笼,听从内心的声音,最终找回自我。整部片子在密闭的环境中拍摄,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用他惯用的诡异、阴郁的镜头语言,让《黑天鹅》被贴上了“惊悚”的标签。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裹着“惊悚”外衣,内核却是女主找回自我之旅的电影。

父亲角色的缺失,让她从小养成自卑心理

著名教育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英国教育家乔治·贝尔曾说:“一个父亲远胜100个教师。”父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父亲的存在会让孩子摆脱对母亲的依赖。父亲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男性力量的角色,给予子女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教会孩子坚强和勇敢。缺乏父亲陪伴的孩子,非常容易自卑,内心敏感且早熟、不合群、长期缺乏安全感, 易有受挫感和焦虑感。比如,张爱玲对胡兰成飞蛾扑火般的爱,正是源自她骨子里的自卑。而在电影《黑天鹅》中,妮娜是个从小就没有父亲,内心是个极其自卑的人。

妮娜没有朋友,生命里只有两件事:母亲和芭蕾舞。每天生活都听从母亲的安排,从来不会有任何反抗。只要母亲开心她可以无限忍让。

她受了委屈或者遇到压力,从来都不找别人诉说,只会自己坐在昏暗的角落哭泣。

她对自我在芭蕾舞方面的要求,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甚至导演托马斯都说:“你的每一个舞步都是完美,没有任何差错。”

面对她人的帮助,她总是拒绝甚至告诫对方不需要这么做。莉莉看到她一个人坐在角落哭泣就去跟托马斯说不该对妮娜要求这么严格。妮娜知道后怒气冲冲找到莉莉告诉她不该这么做。

从她的种种行为,我们不难看出妮娜是个极其自卑敏且感的人。她在同行面前扮演温和、好脾气、不会闲聊别人八卦的角色;她在母亲面前极力隐藏自己的需求,冷冻自己的情感;她面对自己的芭蕾舞事业,看起来是对完美的追求,但更多的是对缺憾的恐惧。美国学者罗伯特·斯兰丽指出: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渴望”和“缺憾的恐惧”都是极致的,他们往往渴望通过成功达到弥补缺陷。所以妮娜一直渴望当上天鹅皇后,成为具有优越感的人,克服自己内心深深的自卑感。

共生型母亲”是成了她灵魂的囚禁者

“共生”指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20世纪玛格丽·马勒心理学家把“共生概念”引入人格领域,并且指出在亲子关系中,这种共生关系是不健康的,并且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母亲将自己的一切与孩子捆绑在一起,没有边界的生活。

很多对自己境遇不满的母亲,会将自己的孩子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看待,用孩子填补自己内心的需求感。恰恰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将母亲的情感和需求凌驾于自己的需求之上。唯有母亲满意,自己才是合格的孩子。在《黑天鹅》中,妮娜的母亲一直反复强调当初因为怀孕有了她而放弃了自己的芭蕾舞事业,因此妮娜从小把母亲对芭蕾舞的遗憾当成是自己过错,为了弥补母亲的遗憾而对母亲百依百顺。

28岁的妮娜,每天都吃母亲准备好的早餐,穿着母亲为她挑选的粉色衣服,自己屋内布置都是根据母亲的喜好,选择粉色毛绒玩具和催眠音乐盒。

妮娜获得“芭蕾舞皇后”称号,母亲买了一个蛋糕回来,她为了保持体态轻盈不想吃但看到母亲生气,便赶紧吃一小口。

甚至妮娜平时都不化妆,因为她的母亲觉得这样轻浮。

她没有隐私,母亲每天过问她的生活。没有男朋友也没有过性生活。

在母亲的保护下,妮娜就是那只单纯、乖巧的白天鹅,扮演着乖乖女的角色,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本身的原始欲望。

从“白天鹅”到“黑天鹅”的一场自我找寻之路

妮娜28年入一日的生活,完全被一场演出打乱了。她为了能胜任当季《天鹅湖》的女主角,不得不让自己从明媚阳光、单纯、敏感的白天鹅变成野性、奔放、充满诱惑的黑天鹅。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角色的转变,由一个能完美演绎出白天鹅的女孩摇身一变,成为充满魅惑的黑天鹅。但其实这场转变却成了妮娜的自我找寻之路。

电影一开头就是妮娜的梦境。妮娜在舞台上优雅地演绎着一只白天鹅,突然自己身边的黑衣舞伴变成恶魔与她纠缠。顿时白天鹅陷入恐慌,妮娜在与恶魔纠缠中挣扎而出,最终变成一只白天鹅。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指出:梦象征性地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人的本能冲动、被抑制的欲望或者生命力等组成了潜意识里的主要内容,潜意识中的欲望避开压抑,通过伪装的方式潜入意识变成梦境。从这个梦里我们可以发现,尼娜内心是渴望挣脱母亲一直以来的掌控。但是她因为缺乏父爱,内心自卑且软弱的性格让她对母亲只有惟命是从。长期以来,自己的欲望(性欲)和冲动被压抑,甚至制监人托马斯给她布置的罪业,就是回家自慰,享受快感。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就是处于潜意识下自己的思想,代表人最本能的欲望;自我就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培养出来的自己,处理现实事情;超我就是道德化和良心化驱动下的自己,理想化的自己。这三者密切联系,互相作用。

在电影《黑天鹅》中,我们不难分析出,妮娜的未开发的性欲和一直被压抑的“本我”人格使她无法演绎好黑天鹅;母亲的强势管制让她一直的“自我”人格被压抑。想要把黑天鹅演好,她就必须让自己挣脱母亲的禁锢,实现“自我”与“超我”的融合。

这时候,妮娜开始与母亲有冲突了。她把自己不喜欢的毛绒娃娃全丢了;不再允许母亲随意进出自己的房间;跟莉莉去酒吧,幻想自己和她做爱;甚至为了不让母亲进入自己房间而暴力地关门为此把母亲的手也夹伤了。她这一切行为的背后,“本我”人格与“超我”人格的对抗。

虽然过程很迅即而暴力,甚至妮娜的母亲都无法接受自己女儿的突然转变,大声问:“我的那个乖女儿呢?”“她不见了。”妮娜坚定地说:“我是天鹅皇后,你才是小咖。”

妮娜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自我”已经完全苏醒了,她意识到自我的真正存在,也不再受母亲的掌控,她要做那只黑天鹅,有野性、有欲望 ,魅惑众生。

影片高潮部分就是结尾处“黑天鹅”的破茧而出。妮娜在化妆间所进行“本我”与“自我”的终极对抗。当妮娜因为演出刚开头的失误,惊恐地回到化妆间,出现幻觉发现莉莉正坐在她的位置上准备接替她出演黑天鹅,这时候,竞争对手莉莉的形象突然变成她自己。镜头前有两个妮娜:一个代表妮娜“本我”人格的黑天鹅,一个代表妮娜“自我”人格的白天鹅,她们在互掐和厮杀。

最终,妮娜在人格对抗中成为了黑天鹅。她完全找到了自我人格,并且将“自我”与“超我”融合。演出最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妮娜说了一句“perfect”。

电影《黑天鹅》是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将镜头聚焦在小人物芭蕾舞表演者妮娜的身上。为了《天鹅湖》的成功演出,妮娜了历经与母亲的对抗、自我内在人格的不断冲突,终于战胜了内心的自卑、释放了自我的人格。最终不仅她的表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挖掘出真正的自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