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横空出世我答应过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724更新:2023-05-02 08:21:09

电影《横空出世》将格局放置在推进我国第一代国防工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建国后我们国家需要尽快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发展目标为前提,讲述了以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者,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院士及其他优秀共产党员为原型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前的艰苦经历,表现了中华儿女在物质、科研资源双双极度匮乏的生存环境下,爆发出的极大斗志和潜能。向观众再现了集体主义精神高涨的时代以及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人物群像,“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成为那一代中华儿女魂牵梦绕为之奋斗夜以继日的精神信仰。影片在当年横扫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多个奖项,获得较大范围关注。

与当下高度类型化、大牌明星云集的主旋律电影不同的是,于1999年上映的建国50周年献礼片《横空出世》仍属于从历史原型出发,讲述伟人故事的影片,并以话剧团演员构成了影片主要角色,当时作为主演之一的李幼斌还不是后来家喻户晓的《亮剑》中的李云龙,仍是藉藉无名的小演员。笔者将就李幼斌所扮演的陆光达这一人物形象,从人物设计、表演技巧及创作与真实守恒这三个角度对影片进行简要分析。

一、微小情节刻画亲民英雄——平民化视角的人物设计

与《建党伟业》这样宏大叙事的主旋律影片不同,《横空出世》的叙事核心位于“人物”这一情节组织者身上,一场研究历程实则也是带领观众走进历史,感受时代激情,打破“伟人滤镜”,摆脱公式化、概念化英雄塑造的过程。

其一,影片在进行叙事时,更多地站在“围观者”的视角,以一种鲜明并全知的视角展开故事,获取了一种“身临其境”式观影吸引力,在角色诠释上打破“高、大、全”,而试图去发掘每个角色身上闪烁的微光,侧面表现出人物弧光。以陆光达这一角色为例,在与冯石将军促膝长谈时回忆起自己留学时光为破除日本人对于中国人“劣等民族”的看法,比赛学习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往事,其知识分子的气节与不服输的决心在这三言两语的经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陆光达说的“我听意大利的唱片,唱意大利的歌曲,都上瘾了”,这句话又表现出了他对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自信和骄傲,赋予陆光达更加生动的个性之美。

其二,电影在刻画陆光达这一人物时,同样赋予了他多段复杂的人物关系:被迫分居的妻子王茹慧、入美籍的多年好友夏志忠、科研基地总指挥冯石,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们看到了陆光达与不同人相处的不同状态,不论是对妻子王茹慧隐忍克制的情感流露和温柔细致的行为动作,还是巧遇多年朋友的笑逐颜开与多次拥抱,或是与冯石将军两人初遇时的电光火石以及最后的莫逆之交,几段人物关系使陆光达这一角色形象愈发远离公式化、概念化的“纸片人”而愈发具有“人味”,拉近观众与人物的内心距离,增强艺术感染力。

其三,影片采用多情节点为人物弧光塑造典型,上文所述的全知视角与人物关系均埋在电影叙事中的一个个情节点中,以微小情节从细节入手探寻人物真实内心。例如影片前半部分苏联专家决议撤走的雨夜中,苏联专家与在下车后接过陆光达手中的雨伞,并说“在这个世界上,伞永远掌握在高个子手中。”而陆光达选择沉默并用行动——立即向后一步,站在雨中,定眼望着专家,在这一短短30秒的情节设置中,奠定了陆光达这一人物内心的坚定,为之后自发研制中国原子弹的数年坚守埋下了种子,这样的侧面描写在影片中时常出现,贯穿叙事的同时为人物形象的把控增添了许多细节感、真实感,以微知著,正是凭借这样平民化视角下的人物设计才使陆光达这一形象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观众认同感。

二、无虚构,不艺术——艺术创作与真实历史的互文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来表达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生活从来都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而那些历史中真实出现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更是成为我们艺术创作中取之不尽的素材。《横空出世》的原型人物与真实历史我们一眼可知,那是一段标志中国真正树立大国地位的重要时期,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原子弹成功发射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力是当今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在对于这样一段历史的艺术加工和谱写需要真实感,但因其特殊性和专业性,电影无法对原子弹的研究过程进行详实的拆解,而电影选择了很巧妙的方式来作为切入点——人。

不论是影片中的冯石将军、陆光达、陈志忠将军,还是王慧茹、李一凡、夏志忠等角色,在真实历史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人物,这对于电影的改编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更少不了出于艺术表达的加工成分。以陆光达的历史原型邓稼先院士为例,影片保留了他坚守数年隐姓埋名做科研的经历,并且让历史中的邓稼先,在这部电影中“隐姓埋名”为陆光达,并填补了他大片空白的情感经历。

在真实历史中邓稼先与妻子,曾经历了长达28年的分别之苦,但影片并没有照搬真实历史中“妻子的缺席”,反而虚构了王茹慧这一妻子的角色,达到一种“缺席的在场”,两人在影片中同框的时间并不多,同样聚少离多,但其中设置陆王两人有四次见面的情节点,却对陆光达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极大的丰富作用,让我们看到英雄人物也有儿女情长,他不再是心中只有国家与科研的概念化英雄,更是有血有肉、有着复杂情感世界的普通丈夫。艺术创作与真实史实的结合丰富了叙事与人物,二者的互文使《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具有一种虚拟的真实感。

结语

电影《横空出世》具有极强的爱国主义色彩,它传达的是一种独属于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的精神在任何年代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回看这一年多时间的疫情,中国仍始终保持着这种大国气概,全民上下一条心、办大事,这一直是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中国特色”,能有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我们党的优秀领导,更离不开无数共产党人夜以继日的坚持,同样也离不开我们生活在这片大地的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历史中的陆光达有很多,当代更甚,我们始终都要保持这样一份初心与坚守,才会使我们的祖国在伟大复兴之路走得更高更远。“翩翩舞翩翩,年年复年年,千古飞天梦,何日上九天。”九天梦早已实现,而中国梦,我们正在进行时!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