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日插曲谁不说咱家乡好为何有两个版本你更喜欢哪一版」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653更新:2023-05-02 12:47:03

1963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红日》改编自吴强的同名长篇小说,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

《红日》是继《南征北战》之后新中国拍摄的第二部大型战争故事影片,气势恢弘,场面壮观,而且众星云集,一经放映便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片中插曲《谁不说咱家乡好》更是传唱一时,风靡大江南北。

早在1961年影片开拍之际,导演汤晓丹就找到《铁道游击队》的作曲吕其明,请他为《红日》写一首类似“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抒情风格的曲子,这首插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能表达解放军战士加紧练兵、保卫家乡的决心,又可以起到一个起承转合的作用,为即将到来的孟良崮之战做铺垫,还能表达阿菊对丈夫杨军的眷恋之情。

《红日》的原著中一共写了四对男女的婚姻爱情,包括军长沈振新和医生黎青的夫妻之情、副军长梁波和沙河区党委书记华静的恋情、机要员姚月琴和参谋胡克的恋爱纠葛,但在剧本改编和修改的过程中,唯有班长杨军和妻子阿菊的爱情故事保留了下来。

吕其明带着杨庶正、肖培珩两位年轻的词作者组成一个插曲创作组,到山东孟良崮战场体验生活,最终根据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的曲调创作出了《谁不说俺家乡好》,并邀请山东歌舞团的王音璇试唱。

王音璇转业前是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民歌手,她的演唱纯朴自然,地方特色突出,具有浓郁的山东民歌韵味,但是她原唱版本却遭到汤晓丹的否决。

原来,在插曲创作的同时,摄制组已经为这首歌拍摄了一组画面,除了解放军战士练兵的火热场面,其余就是来自苏北的阿菊四处寻找杨军的的镜头,一定程度上,这首歌表达的就是阿菊期待与丈夫团圆的心声。

片中的阿菊是由张桂兰扮演的,虽然当时张桂兰已经27岁,但她饰演的阿菊却只有20出头,在汤晓丹看来,王音璇的声音过于成熟,而且山东味儿太浓,与片中人物的身份不符。

那么谁来唱这首《谁不说俺家乡好》呢?经过一番挑选比对,上海歌剧院的歌剧演员任桂珍进入大家的视线。任桂珍虽然也是山东人,但她的演唱在吐字、声音控制、音色变化等方面融合了民族和西洋唱法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她来唱这首新创作的民歌是再合适也不过了。

于是,摄制组立即将任桂珍接来试唱,她那清纯、甜美的歌声如春风扑面,立刻征服了包括汤晓丹在内的所有人,汤晓丹当即决定由任桂珍本人在银幕上演唱这首改名为《谁不说咱家乡好》的插曲。

所幸的是,王音璇的原唱版也被保留了下来,并灌制了唱片,现在广为传唱的是任桂珍的电影版,但两者完全可以媲美,是两种味道的《谁不说咱(俺)家乡好》。

任桂珍版《谁说不咱家乡好》

王音璇版《谁不说俺家乡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