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故事74新中国第一部儿童抗战影片鸡毛信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416更新:2023-05-02 13:24:28

编文/孙海帆

抗日战争期间,广大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等青年组织,受共产党的委托,直接领导抗日儿童团及其他儿童组织的工作。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其中,最为活跃和出色的是晋察冀边区的儿童团,他们站岗放哨、捉汉奸、送情报,利用自己年纪小,不被注意的特点,深入敌后,出色地完成任务。在晋冀一带,直到现在仍流传着放牛小英雄王二小把日本鬼子引进八路军包围圈的故事。而在1954年上映的《鸡毛信》,则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抗战”,也是第一部正面表现“抗日儿童团员”的影片。

影片海报

《鸡毛信》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张俊祥、导演石挥,主演为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

影片的故事为:儿童团的团长,名叫海娃(蔡元元饰),他接受了民兵中队长(舒适饰)让他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以后,拿着放羊鞭子赶着一群羊,就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他刚一进山谷,迎面就来了一群日本鬼子兵。

无法躲避,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确保鸡毛信安全送到八路军负责人手中,海娃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就这样渡过了一关。

鬼子兵想抢海娃的羊群,以便他们宰羊美餐,硬是让海娃赶着羊随他们走。海娃装着顺从的样子,随他们走了。

晚上歇在一个村庄,鬼子兵横七竖八地躺在一个大房间,把海娃堵在中间,门口还有岗哨。夜深了,万籁俱寂,月光轻柔,可是海娃的心一点也不平静。信还没有送到,怎么办呢?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时候,轻轻地、一步一步地挪动,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终于逃出了鬼子的魔掌。

此后,又经过几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海娃终于把信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蒋锐饰演)手中。

这样,按照鸡毛信中作战的时间、路线,八路军与民兵一举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被敌人抢走的粮食、物资,还活捉了鬼子的头头“猫眼司令”,为百姓除了害。

1953年顾也鲁和石挥为向国庆献礼开始筹拍这部儿童片,石挥恶补了许多反映老区农民生活的书籍,而影片剧本也是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1952年,石挥在挑演员时,同时看中蔡安安和蔡元元兄弟俩,让哥哥蔡安安演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为此,兄弟俩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开拍后,石挥临时让哥俩换了角色。

关于海娃的人物原型主要有以下六种说法:

1、作家海笑做新四军小情报员时,曾像海娃那样把信埋进土里。

2、张申元在抗日时期曾经树起和放倒旗子作为消息树。

3、王专担任儿童团长时折叠过鸡毛信。

4、雁秀峰不仅亲自送过鸡毛信,而且准确记得鸡毛信没有信封时的具体形状。

5、蔡展鹏当年收过鸡毛信,对鸡毛与信的关系记忆深刻。

6、宋培华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13岁时破例被同乡八路军引荐,来到山东蓬莱安乡县加入了地下党,成为了一名娃娃兵。

据张锡磊考证,《鸡毛信》的最早版本是一篇人物小通讯,收录在1949年1月出版的“人民解放军故事丛书”《旗》中,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汤洛,故事框架确实与华山(杨华宁)的小说《鸡毛信》相似,但是故事背景不同,所以很难指认通讯中的双虎就是海娃原型。因此《鸡毛信》中的海娃,是华山虚构出的文艺作品形象,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人物原型。

蔡元元

在《鸡毛信》中扮演海娃的蔡元元,1941年生于四川,他很小时就被放到上海儿童教养院受到良好的照顾和教育,7岁时被艺术大师黄佐临选中,在电影《表》中出演重要角色。全国解放后,与父母团聚,并到北京上学。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后来到长影。八十年代初,中国面临改革开放,电影事业大发展,他和哥哥蔡安安一起停薪留职,正式成立了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大本营设在珠海。

之后,公司引进外资,和内蒙台合作,成功地把张恨水先生的《啼笑因缘》搬上了荧屏,并与澳门合拍了第一部电影《夜盗珍妃墓(上、下)》,该部影片由蔡元元执导,集娱乐、惊险、奇特于一体,创造了89年票房第2的销售纪录,卖出拷贝300多个,一直传为佳话。95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际,蔡元元又以导演的身份出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他的新作《大辫子的诱惑》名扬影坛,这是一部反映澳门本土文化的影片,填补了澳门电影业的空白。

《大辫子的诱惑》海报

下一集,介绍标志着“反特片”生产高潮开始的《斩断魔爪》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