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和《呼兰河传》「萧红和她的作品呼兰河传」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345更新:2023-05-02 17:13:31

一湾浅水栖红颜,三生未尽累黄泉。

文章何叙桑梓意,悲辛几度不堪眠。

红军曾经历业海,夫子襟下倚青檐。

半生尽遭冷眼遇,劫波渡过道从前。

这是我一时心血来潮为中国现代女小说家萧红作的一首七律。近日,在或被迫或自觉中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开始是平淡,而后是心酸,读罢竟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哀。更加使我感到愤慨和恐惧的是:在今天,身边的人,不管是穷人、富人,还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对待呼兰河传中的大泥坑子还是一样的态度,或多或少地暴露出隐藏的很深很深的封建的骨头。于是,我愈加佩服萧红,从忽略转向关注,从不屑转向思索,从费解转向沉默。

萧红的原名叫张廼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的她少时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后历经坎坷并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于香港浅水湾。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以独特的笔法书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她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或令人愤慨,或令人同情,或匪夷所思,或深以为然。其实,所有人的不幸,都有一个源头,那就是竭力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或者与其无意识的抗争中的惨败。所有的童年趣事中似乎都渗着一丝丝血泪和无可奈何。萧红在呼唤着人们要向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封建愚昧的思想挑战。不要让自己在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包围下活着,人要敢于向自己的命运抗战。但是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文人都感觉到了数千年传接下来的封建思想的庞大与恐怖,以及与之抗争的力不从心之感。

其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能将“瘟猪”变成“淹猪”的大泥坑子。因为同样生活在小城镇的我对萧红的描述深以为然。在我家附近就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泥坑,它横亘在道路中间不知多少年了,人们对它的态度一成不变。他们可以想无数个办法避免陷进泥坑,虽然在此过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从来没有谁站出来拉几车土将其掩埋。所以字面上的“天下为公”容易说,但真正渗透到每个人骨子里却是不容易的。

萧红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呼兰河传》就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同时,萧红的笔风无拘无束,舒卷自如,语言单纯朴素,并且通俗易懂。萧红是在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动笔写作《呼兰河传》的。她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也带着梦幻般的追忆和少女的童稚、天真、甚至任性的心理,写作《呼兰河传》。小说以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我”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以“我”的视觉来摄取人生的色相,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家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作品并不着意于人物的精细刻画,而侧重于抒写作家的感受,力求创造深度的意境。这也是《呼兰河传》更像散文而不像小说的原因。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有人说:绝美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读罢《呼兰河传》,纵观萧红坎坷的一生,我深刻体味到了这句话。逝者如斯,满面风霜。短暂华年,道尽悲凉。或有爱憎,或存悲伤。芳魂所寄,悄吟故乡。疏影横斜,泪满西墙。痛彻之余,否极何妨?

眼神坚毅的萧红

天真烂漫的萧红

影视作品中的萧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