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红色记忆「在扬州拍摄的红色精典电影回顾湖上的斗争」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16更新:2023-05-02 18:11:56

写在前面的话——

《湖上的斗争》这部电影,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5年。主要剧情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苏北某地的赵家潭,当地恶霸赵阎王带领“还乡团”也回到了村里。

在共产党女区委书记吴凤台的领导下,游击队长“铁小伙”领导着一支队伍,在赵家潭附近的湖荡里打游击,坚持敌后斗争。他们在老百姓的支持下,除掉敌顽,分地主粮食,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敌信心。1948年,解放军节节胜利,展开大反攻。然而,就在胜利的前夕,区委书记吴凤台不幸光荣牺牲。游击队与群众一起,终于捉住了万恶的赵阎王。

《湖上的斗争》这部电影,故事取材于高邮,拍摄地点在高邮,并且由众多当地村民充当群众演员。这样的红色电影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让人难忘,弥足珍贵。

今天,回顾一部部在扬州拍摄、反映扬州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敌寇,保家乡的红色精典电影,如同仰视一座座伫立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丰碑。这丰碑上,刻满了扬州这座千年运河古城的红色往事......

  古城高邮,是一座铁血之城

古城高邮,位于苏中名城扬州和苏北重镇淮安之间,濒临京杭大运河。高邮历史悠久,史前文化的龙虬庄遗址发掘,表明人类早在7000多年前便在这里活动。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在境内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这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邮”命名的城市。

濒临高邮城的高邮湖,碧波千顷,是散落在江淮大地上的一颗耀眼明珠。起鱼网时的号子,吆喝出渔民的淳朴;落日的余晖,折射出满湖眩目的碎金烂银——真格是富裕的渔米之乡。

高邮也是一座铁血之城。抗日的炮火曾映红古城的城墙,嘹亮的军号曾响彻广阔的高邮湖上。74年前,即:1945年12月26日。新四军发起解放高邮战役,全歼守城的数千日伪军,这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

65年前,一部《湖上的斗争》影片,真实反映了高邮人民为追求和平幸福,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湖上的斗争》故事片,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高衡执导,项堃、石联星等当年最红的明星联袂主演。

电影的故事背景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时期。主要剧情为: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苏北某地的赵家潭,当地恶霸地主赵阎王带领“还乡团”也回到了村里。

共产党的女区委书记吴凤台和游击队长“铁小伙”领导一支队伍,在赵家潭附近的湖荡里打游击,坚持敌后斗争。他们在老百姓的支持下,杀死敌顽,分地主粮食,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敌信心。1948年,解放军节节胜利,展开大反攻。然而,就在这胜利的前夕,区委书记吴凤台不幸光荣牺牲。游击队与群众一起,终于捉住了万恶的赵阎王。

电影里曲折的剧情,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电影上映后,迅速在全国引起了观影热潮。

历史上,当年发生在高邮的战争情况,与电影《湖上的斗争》故事背景十分相似。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投降。然而,距扬州80多公里的高邮城仍然被日伪军占领。城内有日军2个大队和伪军第42师7个团,这股敌人武器精良,加之高邮城墙高厚、湖泊河流环抱,易守难攻。不仅如此,日军还抓来十多万民工在高邮城外拆毁民房400多间,加筑了一道10多公里长的坚固城垣,构筑大量炮楼碉堡,修起坚固工事。

据此,日伪军有恃无恐,屡屡拒绝新四军的劝降通牒,拒不向人民投降。

为早日解放沦陷区广大百姓,收复国土。新四军在开国大将粟裕司令员亲自指挥下,发起高邮战役。此战从1945年12月19日打响,至26日凌晨结束,一举收复高邮城及京杭大运河沿线许多城镇。

战斗中,共歼灭日军110人,俘虏900人;歼灭伪军5000余人,伪军俘虏350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60余门、枪支4308支,军用品无数。我军伤亡600余人。

高邮战役,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也是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此时,距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已经有4个多月;距离中国“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

1946年,抗战胜利,高邮古城迎来了新生。元旦这天,全县各界代表500多人聚集在县中学礼堂,庆祝高邮城解放,号召大家为建设新高邮而奋斗。可紧接着却是晴天传来了“霹雳”声——国民党军的飞机接连轰炸高邮城,刚从日寇铁蹄下挣脱出来的百姓,重又陷入国民党军队发起的战火中。

在中共苏中二地委的部署下,高邮县委在全县举行了群众性的反内战,要和平大集会,组织城乡百姓和敌人展开斗争。1946年一开春,高邮全境受到严重春荒。但是通过人民政府救济、以工代赈、群众互借、下湖捕鱼等方法,使全县16万灾民平安度过了春荒。

当年5月15日,高邮县人民政府接受群众要求,召开千人公审大会,判处一批日伪汉奸和恶霸地主;全县40多万人口,有92%者参加惩奸反霸、减租减息斗争。斗争中有254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3.85万人参加工农青妇各种群众团体,3311人成长为地方干部。紧接着,在高邮二沟区进行土改试点。7月,全县全面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但是,土改工作因国民党军队的进犯,而被迫中断。

9月26日,中共苏中二地委决定:在国民党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各级人民政府的干部要坚决做到“县不离县,区不离区,乡不离乡”,全面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作战,消灭进犯的国民党军队。

对照电影情节,两者非常吻合。可以说,高邮发生的事情就是这部电影的创作素材。

董潭村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地

电影《湖上的斗争》,讲的就是“高邮故事”。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个名叫赵家潭的濒湖村庄。这部长约95分钟的影片,开头便用字幕打出了一句话,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九四六年,苏北解放地区”。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都拍摄自于苏北的京杭大运河和高邮湖。在电影中,随处可见高邮湖的秀美风光,波光粼粼的湖水,映照着晨光夕阳,展现出水乡独有的魅力;还有荡湖船、挑花担这些民俗舞蹈,也是因水而生,因泽而活,让观众们印象深刻。

作为一部战争片,《湖上的斗争》的战争场面非常逼真,被敌人烧毁的村庄,让人心生愤慨;而那些游击在水荡中的小船、那些英勇抗敌的中共党员及普通村民,又让人顿生敬仰和豪情。

上影厂在高邮拍摄的这部影片是在1955年,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社会生产还处在战后的恢复之中。当时保留下来的影像和文字记载都非常缺乏,而这部电影的主要演员项堃、石联星等都早已去世。

那么,这部影片是否有与高邮相关联的史料记载呢?确实,高邮境内并没有一个叫“赵家潭”的地方。但因为高邮是著名的水乡,湖区苇荡、水网纵横,在这里拍摄水上战争场面,是最为合适的。为寻找相关的史料记载,笔者在扬州档案馆查翻阅藏书史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一本1990年出版的《高邮县志》里看到了相关记载——

董潭村地处高邮、宝应、兴化三县市的交界处,历史上叫“董家潭”,曾属于高邮的川青镇,现归临泽镇管辖。董潭村有古老的历史,早在宋代就有建制。

“苍茫漠漠董家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这首明代诗人黄琼的《采莲歌》,描写的正是高邮水乡董潭村的美景。由于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昔日的董潭村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素有“高邮第一大村”的美誉。

董潭村也是革命老区,因这里河沟交错,芦苇丛生,极易于隐蔽和转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董潭村开设过我新四军的兵工厂和被服厂,成为战争供需品的生产基地。解放战争时期,董潭村有一位被称为“铁小伙”的民兵队长施善元,他带领民兵队利用湖里的芦苇荡打游击,消灭打蒋匪军,保卫家乡人民,他的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

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治理淮河运动,位于扬州和淮安之间的高邮,是治淮重点工地。当时,上影厂的主创人员深入治淮工地体验生活,听当时的高邮县县长吴越同志讲述了董潭村和“铁小伙”的故事,深受感动和启发。随即决定在董潭村拍摄《湖上的斗争》这部电影,邀请剧作家杨村彬撰写剧本,由著名演员项堃饰演以施善元为原型的石春来(铁小伙)这个主要人物。

导演杨村彬后来回忆道,为了拍《湖上斗争》,他在高邮体验生活好几个月。期间深入采访群众,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其中大部分素材是由当年担任游击队连长的县长吴越提供。

解放后曾任新华社负责人的甄为民,在回忆录中写道:“......1947年我们来到高邮实地采访,突遭敌人重兵围剿,没有法子只好躲进芦苇荡。在湖荡里饥寒交迫,亏了游击队连长吴越是本地人,有亲戚住在湖岸边,有时夜间偷偷到村里讨点吃的,大伙儿才没有被饿死。”

如今,董潭村已经发展为江苏省生态村、扬州市生态示范村和董潭生态旅游区。昔日的农村,早已经旧貌变新颜,但这里的人们依旧念念不忘董潭村与电影结下的不解之缘。

“铁小伙”原型是高邮人施善元

电影《湖上的斗争》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民兵队长石春来。早在抗战时期,石春来就已经是一个出色的民兵了,人称“铁小伙”。石春来由著名演员项堃主演,他神情坚毅,目光坚定,将一位抗战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尽管游击队在力量上处于弱势,又被敌人围困在草荡里,没有粮食,缺少子弹,还有人叛敌。但“铁小伙”还是鼓励大家坚持斗争,直到解放胜利。

电影里,赵家潭正位于大运河和高邮湖之间的水网地区,周围是广阔无边的湖荡。敌人占领赵家潭之后,当地恶霸地主赵阎王组织的“还乡团”也回到村里。这时,“铁小伙”早已掩护村里的群众撤入了草荡。敌人占领了一座空空的村庄,正在左右为难之中,这时赵阎王向敌军献计,叫敌人假装撤退,又把群众都骗回了村庄。这样一来,湖荡里就只剩下铁小伙和几个民兵队员了。敌人把群众骗回村庄后,便强迫群众组织起“棍子队”,敲锣呐喊,防备我武装袭击;又押着“铁小伙”的父母和其他民兵的家属到湖荡边叫喊,想诱骗游击队员出来投降。

但“铁小伙”是共产党员。他们虽然被敌人围困在湖荡里,没粮食,缺子弹,但游击队依旧遵照党的指示,在原地坚持斗争。他们当中有个财粮员赵建中,经不住考验,叛变投敌了。“铁小伙”又带着游击队在湖荡里巧妙转移隐蔽。

电影里,除了项堃饰演的“铁小伙”之外,另一位著名影星石联星所扮演的我党区委书记“吴凤台”,也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就在“铁小伙”的游击队遇到巨大困难之时,吴凤台派来的渔翁找到铁小伙,指引他们突出重围,暂时离开赵家潭。

“铁小伙”做事就是有些莽撞,他一听说敌人到了前面的村庄,也不请示上级,便带了两个民兵去侦察敌情,还缴到了一枝卡宾枪。区委书记吴凤台是个有远见的人,她认为这件事正好鼓励大家的斗争意志。她没有责备“铁小伙”,而是当着大家的面,把缴来的枪奖给“铁小伙”。但她又一再嘱咐他不要麻痹大意、骄傲自满,一定要带领游击队员们坚持原地斗争。

吴凤台沉着冷静,指挥得当,是游击队的主心骨,人们亲切地叫她“吴大姐”。群众看见了吴大姐,斗争的热情像一把火似的点燃了,很快便打开局面,使赵家潭的面貌变了样。敌人组织的“棍子队”,暗中却成了我们的了望哨,专门监视敌人。游击队进了村,杀死了狗腿子赵子干,分了地主的粮食,群众的斗争热情更加高涨。

一次,敌人突然反扑过来,“铁小伙”来不及撤退,又幸亏马老爹和村里的群众机智地把他掩护起来。吴大姐闻讯后,立刻率领游击队打进村,赶跑了敌人。从此,我人民武装的力量逐渐壮大,敌人被挤在碉堡里,白天都不敢进村了。1948年,我军节节胜利,展开了大反攻。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前夕,大家敬爱的吴大姐不幸光荣牺牲了。“铁小伙”化悲痛为力量,牢记吴大姐关于游击队要密切联系当地百姓的指示,与群众一起终于捉住了万恶的赵阎王。苏北解放了。赵家潭到处呈现一片欢乐的景象。群众热情地来欢迎“铁小伙”和游击队员们,庆祝胜利。

“铁小伙”的原型,就是高邮市原川青镇董潭村人施善元。上世纪40年代,他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率领民兵游击队利用高邮地区特有的湖荡水网地形,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屡建奇功,颇具传奇色彩。

施善元祖上都姓史。解放战争时期,时任高邮县委书记的李健,要挑选一名身手敏捷、熟悉地形的通讯员,最后选中了敢打敢冲的施善元。在写介绍信时,李健误把他的史姓写成了“施”。后来李健牺牲,施善元十分怀念带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这位老领导,便决定改姓为"施",由此纪念李健同志。

施善元的斗争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一次,在黄花庄的战斗中,国民党军队纠集还乡团,对游击队进行围剿。“敌人的火力非常猛,把机枪架在树头上,对我们扫射,还有很多步枪,对我们点射。”施善元生前曾回忆说,因为在水面上,四周没有屏障,他只能拼命划船突围,根本没有感到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脚板底。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后,他才感觉脚异常疼痛。由于随身携带的医药包都用完了,只能用手抠出脚板底的子弹,可很多人试过了,都抠不出来。最后施善元硬是用牙齿将子弹咬出来。然而,更让他痛苦难过的是,这一次突围中,很多战友为革命献身了。 

两次缴敌人枪的故事,则显示出施善元的机智勇猛本色。一年中秋节,下着大雨。施善元得到情报,敌人据点的头目全都出去喝酒了,只有一群士兵驻扎。于是,他便带领着游击队对这个据点进行突袭。半夜时分,他们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呼呼大睡的敌人面前,一举缴获了十几支枪。

还有一次是在小葛庄,敌人分别在庄子的西南角和东北角驻扎有队伍,一把捷克造的机枪就架在东北角的小船上。施善元带着队伍,忽然从水中冒出,缴获了这把机枪。正是由于施善元在战争期间的传奇经历,人人纷纷称赞他是打不死的“铁小伙”。 

新中国成立后,史善元曾先后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施善元先后在江苏省公安厅、上海市公安局、中央公安部、国家核工业部工作。1964年,到四川创建三线核工业建设,1983年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岗位上离休。

“铁小伙”是英雄群体的艺术形象。《湖上的斗争》电影上映后,顿时在全国引起轰动。人们对“铁小伙”赞不绝口。然而,对此施善元却一再说:“铁小伙”并不是他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英雄群体的艺术形象,包括了很多当时的革命同志。” 

确实,当年给上影主创人员讲述“铁小伙”故事的高邮县长吴越,他的身上同样闪耀着“铁小伙”石春来的影子。吴越同志的儿子吴东平,曾经撰文讲述了父亲的这段斗争经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吴越任高邮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1946年,高邮成为国共双方军队拉锯战的主要战场。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华中新四军领导从战略上考虑,决定北撤,将主力部队和大部分地方武装撤往山东等地,但仍需留下部分武装在当地打游击,继续坚持斗争。这意味着留下来的同志们将在更艰苦、更危险的环境中战斗和生存。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坚持原地斗争的同志大部分都牺牲了。原江苏省老省长惠浴宇曾说过:“江苏省在解放战争中,高邮牺牲的同志为最多。”

当时,在县委书记李健召开的留下来坚持原地斗争的动员会上,很多人沉默不语。这时,吴越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请愿:“李书记,我留下来坚持原地斗争!”

吴越曾多次说过,坚持原地斗争的那三年,他们变成了“夜猫子”——白天躲在芦苇荡里,夜里出来活动;敌人封锁猖獗时,就在芦苇荡里出不来,几天吃不到东西是常有的事;没有食物,就嚼芦根、喝湖水;盛夏季节,蚊虫叮咬,便湿衣裹身,浑身经常伤痕累累,苦不堪言。

吴越有两个长辈亲戚住在紧挨着湖荡边的两个村子里,他便时常在夜里偷偷摸进村里讨点吃的;并与两个长辈约好,在他们居住的茅屋临湖的窗台上放盏小煤油灯,有敌情不点灯,没有敌情就点灯。灯亮了,他们就上岸活动,灯不亮,就猫在湖荡里。

新中国成立后,吴越先后任过高邮县副县长、县长、苏北行署血防指挥部指挥、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扬州医学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职。

高邮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依托着湖区苇荡与日寇和蒋顽进行游击战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的临泽,就是一个临水而居的城镇,当时敌人势力很强大,游击队员们就埋伏在湖区水网之中,伺机展开战争,如同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令敌人一日三惊。

高邮人民生性勇敢,越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越是能激发出斗志来。在高邮的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如著名的样板戏《沙家浜》中,那“十八勇士”伤病员,伤好返回新四军后,在高邮参加了著名的三垛河伏击战。

三垛伏击战,是1945年4月新四军苏中军区部队在高邮以东地区伏击日伪军的战斗,也是速战速决的范例之一。1945年春,苏北伪第五集团军独立团,由日军2个中队护送,由宝应调往兴化,途中经过高邮以东的三垛、河口等村镇。新四军苏中军区侦查得知此敌人此次行动后,决定打伏击。集中3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在三垛镇至河口镇之间设置了7华里长的伏击圈。

4月28日午后2时,调防的日伪军从三垛出发,进入伏击圈。我新四军猛烈开火,进行夹击,将敌断成几小股,予以歼灭。此次战斗,歼灭日伪军共计1800余人,其中击毙日军247人,毙伤伪军600人,俘日军三本顾问以下7人、伪军少将团长马佑铭以下958人,缴获大小炮12门、轻重机枪19挺、长短枪1162支。新四军伤亡300多人。

《湖上的斗争》创作团队的幕后故事

光阴如梭,一晃64年过去了。当年《湖上的斗争》剧组中的演员们,如今已经有不少人去世了。这部片子的“男一号”项堃,当年可是一位著名的演员。

项堃原名叫王象坤,项堃是他的艺名。1915年,项堃出生于河北吴桥。1937年开始从事电影表演艺术工作,先后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几十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在《南征北战》中饰演的敌军的张军长、《停战以后》中饰演的李国卿、《烈火中永生》中饰演的徐鹏飞,更成为其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

大多数观众们认识项堃,是通过经典战争片《南征北战》这部电影。他在这部电影中扮演国民党军队的张军长,在塑造这个角色时,项堃并未简单地从外形上去刻意丑化,而是进行反复揣摩和推敲,才有了观众们在银幕上所看到的衣冠楚楚、很傲慢的敌方军长形象。

项堃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堪称最帅的反派角色,给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62年,项堃来到北京,连续拍摄了《停战以后》和《烈火中永生》两部电影,扮演的也都是反派主角,一个是李国卿,一个是徐鹏飞。

《停战以后》剧照

1979年之后,项堃再次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峰期,他分别在《生活的颤音》、《佩剑将军》、《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多部影片中出演不同角色,为观众留下了众多银幕形象。

《湖上的斗争》这部电影,对于项堃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扮演正面角色“铁小伙”。而在此之前,项堃一直都是演反派角色的“专业户”,而在《湖上的斗争》中,项堃终于演到了正面角色。结果,项堃所扮演的“铁小伙”正气凛然,上映后博得一片好评。

2009年2月15日,项堃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而和项堃在电影里演对手戏的石联星,来头可是不小。她是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电影节中摘得“影后”头衔的演员。

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中国参展的影片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故事片《赵一曼》。这部电影以其独有的风格吸引了世人的关注,饰演“女一号”的石联星,以其沉着坚毅、雍容大气的表现赢得评委和观众的好评,获得了本届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成为新中国首位“国际影后”。

石联星1914年出生于湖北黄梅县,1932年参加革命,先后在中央苏区“星火剧团”任文化教员和演员,是红色戏剧的开拓者之一。当年与李伯钊、刘月华一起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三大赤色红星”。抗战爆发后,她先后在上海救亡演剧八队、抗敌演剧二队从事表演工作。

石联星1944年来到延安,在鲁艺戏剧系任教。1947年参加华北电影队,1949年担任东影厂演员,次年调入北影厂。除了《赵一曼》,石联星还在《湖上的斗争》中扮演区委书记吴凤台。安排她入剧组,主要就是来教项堃如何扮演电影里的“好人”。

电影《湖上的斗争》剧照

后来为了支持丈夫、著名导演凌子凤的事业,她甘当贤内助,退居幕后,到北京电影学校当教师。1984年8月,石联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终年70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