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电影评分怎么样「2亿美元的花木兰国内外评分差异巨大豆瓣仅46分」

来源:TVB影视大全人气:546更新:2023-05-02 21:03:48

迪士尼的真人改编电影《花木兰》9月11日终于上线国内影院了。

但是对于影片的评价方面,中外评分却呈现了巨大的两极化趋势。

花木兰在欧美地区的烂番茄新鲜指数为76%,Metacritic媒体评分68分。

可以看出,在北美地区的媒体评分表现还是不错的。

但是到了国内,豆瓣评分却只有4.8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998年的动画片《花木兰》,是迪士尼史上第一个亚洲公主形象。

这部电影在北美拿下1.2亿美元票房,全球票房高达3.04亿美元。

而花木兰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流传至今,女扮男装代替年迈体弱的父亲从军,抵御外辱、荣归故里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一首木兰辞,千古流传,充满人们对于这位巾帼英雄的无限尊敬与无尽追思。

故事的细节在不断变化,各种改编层出不穷,但是花木兰三个字本身所蕴含的内核是几乎没有改变的。

那便是中华传统美德——忠孝。

在国人心中,花木兰是集忠孝节义、勇敢、纯朴、美丽、智慧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是团结一致、保家卫国、有情怀有担当、充满爱国正能量的英雄化身。

但孝这一词在电影中的表现手法却格外奇怪。

全片的打斗场面占据了整部电影的三分之二,诚然,打斗场面确实很酣畅淋漓,但是在剧情上实在是漏洞满满,满是硬伤。

花木兰起码应该算是一个北方人,可是电影开头却是住在福建最传统的客家土楼里……山西的大红灯笼挂在了福建的土楼,甚至挂在了祠堂里等等……

一系列操作实在是让国内的观众频频出戏。

不说因为避嫌上下级的恋爱所删减了的李翔将军这个角色,后期所添加的巩俐所饰演的新人物仙娘也是让人云里雾里。

当影片进行到中后期,攻城的楼兰人只用了十几人马飞檐走壁灭了一座城,派十几人的小队去偷袭皇帝,一个偌大的皇宫竟然无人看守,皇帝竟然会用缎带打架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和我一样满脸问号了吧。

基于这种只是简单的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的堆砌下的电影,在内核叙述下也并没有改变西方一贯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方式。

花木兰用超凡的实力,打服战友,击溃敌军,在一场恶战中主动暴露女子身份,又凭借皇城中救君一事,成了英雄,不仅没因欺瞒而被惩罚,反而大受赏识,走上精忠报国的光荣道路。

这从根本上来说,英姿飒爽的木兰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木兰。

原本的故事中,心疼父母不想让父母丢掉性命的木兰,也是蕙质兰心、织布洗衣的普通女孩。只是因为孝顺父亲,不想他舍命作战,而选择了女扮男装进入军营。

迪士尼动画中都有一段木兰跟不上军营的训练差点被开除的场景,之后她巧用力量,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才被认可。

而电影中却是花木兰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在军营中也是一直在隐藏自己的实力,最后的训练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比不过她。

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是令中国观众摸不着头脑。

这不像花木兰更像是中国版的神奇女侠。

在这样的剧情基础上,花木兰国内的低评分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了。

不可否认,制作方面确实很精良,刘亦菲、李连杰、甄子丹、巩俐的演员阵容确实强大。

但是电影如果没有能表达出正确的核心思想,在这种不注意细节的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和槽点满满的剧情走向的影响下,确实很难让观众满意。

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鼓舞人,不仅是因为忠孝道义,更是因为在当时性别歧视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自我实现,但不管怎么说都绝不会是因为她噼里啪啦一顿功夫打赢所有的男人。

这部电影中的花木兰几乎无法代表任何现实意义上的女性,也很难让观众从中汲取力量。

文化内核的差异,才是两极分化评分的真正原因。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2